升级版大运河文旅景区近期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5 07:06

站在漕运码头前远眺,曾经舟船如织、人声鼎沸的大运河盛景便会在眼前浮现,船工号子摇橹声便在耳畔响起……千年运河文脉,历久弥新,承载着京城的历史文化和旖旎风光。古运河再现船桨声、水城共融建起生态天然大氧吧、古今碰撞打造时尚运河……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在进行北京东部首个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改造一新的景区将于近期亮相,将以崭新的姿态传承千年运河文化,展现蓝绿交织、古今交融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展新颜

四大区域特色鲜明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通州区于2018年启动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相关工作。在经过4年的不断提升改造后,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于年底前展露新颜,并面向游客免费开放。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至源头岛、南至武窑桥,连通了四大区域,自北向南分别为——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片区、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其中,东关大桥以北为北区的西海子公园、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为景区北区,是文物古建和历史文化的集中承载地;东关大桥到潞阳桥组成的中区,有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奥体公园,是古今余韵的衔接,是当代文化运河与古通州河运底蕴的碰撞,是时尚运河,也是历久弥新的运河;潞阳桥到甘棠闸的南区,作为森林生态体验区,对标生态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这个区域的主要看点。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景区提升区域总面积约8.55平方公里,河道段长12.1公里,水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沿途穿过北关闸桥、千荷泻露桥等10座桥梁。

古运河再现船桨声

“数字”展现大运河古与今

老话儿说: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运河沿岸的燃灯塔、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通州清真寺、御制通州石道碑、镇水兽、铁狮、巨型皇木等一个个古老遗迹更是赋予了通州深厚的文化内涵。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使运河文化再次焕发生机,此次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让千年运河文化“活起来”成为提升改造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多项举措令昔日运河重现光彩。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的通航,让千年漕运码头再次发挥作用,市民在此乘游船到河北的愿望也将得以实现。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景观、共存400年的“三庙一塔”(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和燃灯塔)目前也已完成文物修缮,基本实现从文物景观向旅游景点的转化,并具备向游客开放条件。通州文化也将在此得以传承。

文化插上“数字”翅膀,文化遗产走进百姓身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此次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物理空间的提升过程中,也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传承性,通州区更是使用“数字”技术,让市民沉浸式爱上大运河文化。通州区通过运用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游客打造虚拟现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沿岸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三庙一塔”景区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了以“运河再现”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再现大运河北京段的古今风貌,通过明清时期与现代场景对比,使游客走进运河画卷,穿越繁华场景。游客可跟随空中大鸨鸟重游通州八景。景区的所有空气、土壤、水质、病虫害等数据,也以可视化水浪的形式展示,通过流动的水粒子形态展示大运河的古今变化。通州区还深入梳理运河文化,建立文化图谱,整体开发文创IP(知识产权),让游客来此便能感受到运河的灿烂文化。

据悉,目前,北京通州大运河智慧景区创建工作正加速推进,未来将通过多种数字技术手段,打造漕粮进京、运河风韵、通州八景等一系列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大运河的古与今。

水城共融建起生态天然大氧吧

古今碰撞打造时尚运河

到大运河森林公园“吸氧”,来城市副中心休闲旅游……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特征是蓝绿交织、水城共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生态也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特色之一。作为景区森林生态体验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旅游区南区(大运河森林公园)的绿化面积达到8200亩,绿化率达到80%左右,构建了“一河、两岸、六园、十八景”。这是通州特有的、北京市唯一的一所运河生态天然大氧吧。除此之外,在水治理方面,景区未来要把大运河水质监测、河流信息纳入智慧平台系统,与元宇宙企业做好对接,把更多的先进技术、先进场景融入到平台中。

当古老运河与当代文化相撞,必然擦出时尚的火花,如今的运河也将打造时尚运河。骑行在碧水古道之间,行走在密林丛中,徜徉在大运河夜景之中,沉醉在炫彩灯光秀下……时下最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景区中都可以实现。在景区内,北运河北京段与河北省香河段实现省际通航,按照“一短、一长、一夜航”模式,开通三条游览线路。推出大运河灯光秀,点亮运河上的8座桥梁,北运河大桥上设置多媒体水幕秀,再现“古通州八景”等景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时尚感”,景区还将线路联通。

景区打造的“1+1+6”景区游线路,即“1条水上大环线+1条陆上大环线+6条景区小游线”,游客可以通过“游船+步行+电瓶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游遍景区的各个景点。景区还坚持运河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打造了“北京通州运河绿道骑游周”“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赛艇大师赛等一批运河·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依托智慧科技技术再现往昔帆樯林立、舳舻蔽日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大运河水上观光旅游精品线路。智慧景区建设将持续提升游客的游园体验,科技与生态发展共融将成为5A智慧景区新标杆。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知多少

燃灯塔

位置: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

修缮特点:修缮过程遵循传统工艺。为了保护塔身,脚手架和燃灯塔“零距离接触”。安装了自

“体检”设备,今后只要塔基和塔身稍有损坏,这套信息化系统就能发现“病灶”并提示管理单位。燃灯塔在景观亮化提升项目中,不在塔体上有任何施工,而是选用光柱将塔身照亮。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将开设“状元文化体验”“非遗传习所”等特色项目,运用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游客打造虚拟现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沿岸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景延伸:燃灯塔,通州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燃灯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56米,为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砖木结构。其风铃多达2248枚,为世界之最。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唐贞观七年(633)复建,辽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大德、明成化、清康熙九年(1670)曾经修缮。康熙十八年地震身圮,三十七年(1698)再建塔身。1976年唐山烈震波及刹毁,1987年重修塔顶。

它千百年来矗立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守护着京城的东大门。在漕运盛行的年代,很多运送粮食的船队,都是以这座燃灯塔作为导航的标志,只要看到了燃灯塔,就意味着船队到达了通州。清代诗人王维珍曾在《古塔凌云》一诗中写道:“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

通州文庙

位置:通惠河河口南岸

修缮特点:按照历史文献改建圣训亭,重建文庙院落内围墙。复原文庙泮桥旧貌,桥体内侧使用旧桥老砖。泮池铺设了防水砖,未来还将打造水系景观。

应用场景:预计年底对市民免费开放,从文物景观向旅游景点的转化,记录大运河历史。

背景延伸:通州文庙是通州第一景“三庙一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北京孔庙早四年。自建成以来经历元、明、清三代22次修复扩建,至光绪九年已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现存最大的文庙。于1985年被公布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通州文庙自元代建立以来,至光绪结束科举,从通州文庙“走出去”的儒士有2名状元、141名文进士、517名文举人以及1700多名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1933年蓟密非战区行辕公署设此。1935年,伪冀东政府设此。1948年12月,冀东十四军分区设此。1949年8月,河北省通县专署设此。1958年,北京花丝镶嵌厂迁此,原殿宇多有改建。该厂破产后,转由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管理使用。2004年至今分期对文庙部分建筑进行修缮和复建,恢复其历史宏伟原貌。

佑胜教寺

微信图片_20220905065057.jpg

位置:通州区大成街1号

修缮特点:修缮按照历史制式归整佑胜教寺院门。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

背景延伸:北京通州佑胜教寺位于通州区大成街1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寺内燃灯宝殿内供奉着光明遍照燃灯古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似始建于北齐(550—577),历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共计12个朝代;院内的燃灯佛舍利塔建于北周末期(577-581),略晚于寺院;与寺院同时并存的还有古槐一棵;它们共同见证了寺院1400余年的兴衰历史。佑胜教寺现有山门,天王殿、燃灯宝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五间,寮房数间。

紫清宫

位置:通州区大成街1号

修缮特点:此次修缮按照历史制式,重砌了紫清宫院墙。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

背景延伸:紫清宫建于明代中期,光绪年间重修,在佑胜教寺东,文庙左后侧,又建道教宫观紫清宫,由都人会同州人一同捐建,供奉太上老君,俗称红孩儿庙,因其殿壁所绘红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之故。一进院落,只剩山门一间、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加山门前古槐一株。通州区2004年对紫清宫进行修复,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又多次进行修缮。2019年以来,通州区进一步全面实施“三庙一塔”景区整改提升工程,对景区文物进行了全面修缮,对景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智慧管理等进行了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20905063600_副本.png

《北京青年报》2022年9月5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共筑首善北京 创建文明城市 | 三庙一塔品历史 千年运河焕新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7
北京通州350岁“塔榆”成大运河畔活文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大运河“开漕节”讲述漕运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全市首家运河主题5A级景区创建完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为期一个月、数十项精彩活动 2024大运河“开漕节”主题系列活动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扎实推进、成果丰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开展游船夜游 发掘遗存旧址 建设源头公园 大运河成为北京城市的亮丽符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规划二期建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年底开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