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亲属照护重度残疾人有望获补贴
北京日报 2022-08-25 22:20

今天是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由市残联牵头,北京34个部门共同编写的《北京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日前发布,到2025年,首都新婚夫妇婚检率将提升至70%,0至6岁儿童残疾筛查率超过97%。本市还将出台实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子女及近亲属回归家庭参加照护服务的支持政策。

婚检率4年间提高40%

“十三五”期间,本市第一次实施了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2项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坦言,这项工作依然艰巨,“比如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较为强调残疾的二级预防,即治疗,相对忽视一级和三级预防,也就是在预防伤害和残疾的发生以及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方面有待改进。”

先天性残疾发生的高危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新一轮行动计划从婚前孕前健康保健服务、产前筛查诊断、儿童残疾筛查干预三个方面,预防先天性残疾。

记者了解到,2020年北京婚检率比2017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70%。多部门将联动防治出生缺陷,加强对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复查和诊断,产前筛查率会超过75%。

突出儿童优先原则,未来几年,将扩大新生儿筛查病种,新增出生缺陷患儿救助项目,持续开展0-6岁儿童健康服务,推进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等五类残疾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到2025年,0至6岁儿童残疾筛查率达到97%,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约96%,3岁以下儿童系统服务率达96%。

新型精神药物有望免费

疾病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因素,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后天致残因素中,非传染性疾病致残占71.58%,传染性疾病致残占11.77%。市残联介绍,在疾病预防方面,主要分慢性病、精神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职业病四方面予以推进。

针对本市老年病、精神疾病致残风险不断升高的现实问题,本市会逐步将长效针剂等新型药物遴选补充进免费服药目录,提高严重精神障碍的救治政策惠民水平。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加强对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死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

市残联介绍,为了持续减少伤害致残,北京将开展儿童安全守护活动,实施家庭和社区适老化改造,支持保险机构将老年人意外保险项目增点扩面,幼儿和学龄儿童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下降10%以上。

失能老人健康服务率将达80%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十四五”时期,康复服务工作主要围绕优化服务、提升质量进行。

康复医疗服务上,继续推进康复转型机构建设,增加康复医疗供给,每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人数达到12人,康复护理服务床位数达到0.4张/千人口。同时提升非医疗服务水平,按照目标,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具适配率均达到90%。

对残疾人朋友的长期照护服务也不可或缺。北京将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残疾人照护服务、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制度,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等,2025年,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到80%。

此外,本市将出台实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子女及近亲属回归家庭参加照护服务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意见,推动建立重度残疾人亲属照护补贴制度。做好全市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将符合评估标准的残疾人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

文/记者 任珊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