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好大的口气!读懂唐诗只凭一本《唐诗三百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4 19:00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新书《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东方出版中心)近日出版,通过解读唐代32位诗人的35首代表性作品,呈现的是有唐一代诗歌基本风貌、唐代诗人心灵风貌、唐代国家盛衰侧记。书既有钱钟书《谈艺录》的精明简约,又有钱穆《国史大纲》的丰富博大,是一部难得的唐诗简史和欣赏简论。

为什么是《唐诗三百年》?

这本书以35篇“说唐诗”,如果我们将《唐诗三百年》与《唐诗三百首》《唐诗选》进行比较,《唐诗三百首》是按照“体”来进行编排的,没有清晰地时间脉络,看出唐诗气象的变迁,而《唐诗三百年》虽然只选了35首,却涵盖了唐诗的盛、衰、变这条主干。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则秉承“诗必盛唐”的原则,轻视中晚唐的诗歌,而《唐诗三百年》中,中晚唐的诗歌却占了16首,其篇幅之大,足以看出作者对中晚唐诗歌的重视,以及对诗歌发展脉络的把握。总而言之,在《唐诗三百年》的整体架构中,尽管只选取了35首诗歌,但顾及时间跨度,构成了一种时空的张力,把有唐一代各个阶段的精华尽数呈现。

1956年,黄先生从中山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主要方向是古代戏曲,但也一直从事古代文学史的教研工作。要知道,黄天骥先生诗词曲的教学,永远是中山大学的一个传说。三十年来,据说课堂之上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如今以简练的笔墨呈现于本书的文字,自然极为精彩。

《唐诗三百年》和别的唐诗研究作品有什么不同?

现在赏析唐诗,很多人都会把诗歌中的某种精神抽象出来,比如李白诗中表现出来战胜困难的自豪,然后让大家从诗中找到学习的力量,或者单独抽出来某个词进行赏析,但《唐诗三百年》是不同的,作者不仅要写唐诗如何好,更要说明好在哪里、怎么写出来的。

一直以来老先生们都是用古代评点派的做法,更多是从感性上去理解一首诗,用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情去分析作品。过去,也普遍都把文艺作品分为思想性和艺术性,认为思想性第一,艺术性第二。但是,其实思想性和艺术性本应是融为一体的,共同影响文艺作品的整体。作为研究者和读者,我们不仅需要知道这个诗要写什么,好在什么地方,而且要知道他怎么写,运用了什么技巧来写,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他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够继承以前的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精华。学古为今,如是而已。

我们今天应该怎么读唐诗?

《三百年》的副标题是“诗人及其诗歌创作”。

怎么读唐诗?先说诗人。探讨诗人之用心,既要知人,讲诗人一时之用心,也要论世,讲诗歌写作的情境,甚至其时代背景,还要讲诗歌及其体式发展的历史,这样才能把诗人创作之用心及诗篇杰出之所以然讲深讲透。像本书中收录的《说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猿啼意象入手,历证其历代所用向为悲苦之声,但为什么在李白诗中来了个大逆转?这完全是李白异常的心境的投射:他行到此处突然遇赦了——此前他是“世人皆欲杀”(杜甫语)之人,现在他遇赦了,是令人狂喜的事,但高傲的李白却不肯正面表露。如此,全诗纯以景语写之,表面轻快之下,实寓万钧心力,故能惊风雨、泣鬼神,力压三唐。

怎么读唐诗?再说创作。《唐诗三百年》说唐诗的描写及其结体特征,往往以各门艺术手法,触类旁通,又兼种种比喻,无不形象妥帖!

比为摄影技巧,“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是特写,“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全景;

比为电影镜头,“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蒙太奇,“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是空镜头;

比为乐曲,“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过门”,“匣里金刀血未干”是休止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移调;

比为戏曲,“山雨欲来风满楼”如“包公怒铡陈世美”的开场蓄势,“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如《单刀会》的武戏程序。

何以如此!

黄先生是古典戏曲研究的名家,长期兼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他的古典文学创作论系列研究与写作,也正是从戏曲开始的,目前已出版《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意趣神色:〈牡丹亭〉创作论》,备受学界赞誉。黄先生常说他“带着诗词的眼光去研究戏曲,又带着戏曲的眼光去研究诗词”,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亦然。这些手法眼界在黄先生都属本色与当行。

文/东方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