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辍学后,叶琳开始强迫自己学习。她辗转于网络平台上各式各样关于家庭教育培训的直播间,为此,有时候会在半夜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家人一度怀疑,她不是上课,而是被骗进了传销组织。最疯狂的一次,她不顾家人反对,提前一个月和单位请假,从四川赶到1300公里外的石家庄,待上3天2夜,听一位老师分析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这虽然是极端个例,却是无数家长面临的共同烦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就提到,87%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7%的家长存在重度焦虑。在焦虑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会出现反常,甚至有走向极端化的倾向。不仅对自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也会要求孩子按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行,如果彼此之间出现了冲突与对立,又会进一步加剧焦虑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和目标。培养孩子成长的路径,在时下这个充分竞争又多元化的时代,却并未体现出“诗意的成长”。做家长难,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更难。焦虑通常来源于内外的压力,压力越大则焦虑感越强,反之亦然。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就具备家长的经验,家长的成熟与孩子的成长紧密相联,相对来说,时下家长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家长规划与孩子意愿发生的冲突;二是同质竞争所带来的内卷;三是成功门槛的提高增加了教育的成本,对个人情绪也会带来关键性影响。
包办式教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并具有很强的惯性,从穿衣睡觉、读书就业、结婚生育等各个方面,父母都在其间扮演着决策者和决定者的角色,如果孩子的意愿度与家长能实现很好的匹配,彼此之间就会和谐共生并相辅相成,反之若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就会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久而久之则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孩子未能按照父母设定的路径前行,家长就会有强烈的挫折和失败感,并由此形成焦虑。
在人才的培养上,看似“条条大路通罗马”,实则上“殊途同归”。而“拼命过独木桥”,把考985、211大学作为终极目标,既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导致竞争的内卷化。有调查显示,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考分至上”“高分至上”成了指挥棒和成功的金标准,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补课的内容越来越难,提前学习、超前学习、加负学习成为常态,教育负担成了横亘在学生、家长和老师面前巨大的鸿沟,并因此内卷成一种普遍化的社会焦虑。
相比于过去,个体取得成功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看似处处充满机会但很难抓住,“躺平”就成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的无奈之举,也是催生焦虑的一个源头。很多孩子之所以产生厌学而愿意在游戏中去寻找乐趣,并不是简单的“陪伴过少”,更多源于学习竞争压力太大而负担过重,取得成功的门槛太高而日渐丧失了信心。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了兴趣,消极情绪就会成为主导。
消除和减少焦虑才能回归于正常,也才有了成为合格家长的基础。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讲求技巧但更要尊重规律,不然就会事与愿违。避免负面情绪的左右,减少家庭教育和角色扮演过程中的焦虑化,一方面需要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并懂得放手,不应大包大揽,必要的时候要顺其自然。有的时候,做好过程比结果导向更重要,做到了不功利的陪伴,结果自然水到渠成。搜寻生命里接受过的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在考了倒数第一后,姥姥没有焦躁的掌灯”。
另一方面,要适度降低个人预期,从最现实的层面去规划路径。一个班只会有一个第一名,不会所有人都并列,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一流名校,“精英”只会是少数,而大多数都会很平庸。北京大学教授丁延庆吐槽说,我小时候是一个神童,我生的女儿却是学渣。接受孩子的平庸是父母应有的素养,也是预防和减少焦虑的关键。看清了现实并适度调低预期,路径规划和教育方式才会科学合理。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