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9 10:35

10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负责人介绍自然资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自然资源部的工作既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陆昊介绍了自然资源部在过去几年展开的工作:

一是贯彻党中央顶层设计,推动重大制度建设。自然环境部牵头起草并报请中央研究审定、印发文件,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天然林保护修复、林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不动产登记、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湿地保护修复等10多项重大制度。

二是强化重大基础性工作。第一,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全面反映地下资源、地表基质、地表覆盖和管理要素四个层面信息,通过统一坐标分层叠加。第二,统一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分类标准,统一用地用海分类标准,解决各类标准不衔接的问题。如陆海分界不清、湿地分类不明、林地草地地类认定标准不一致导致重叠交叉问题等。针对矿产资源储量概念较多、内涵不够清晰,修改了储量分类标准。第三,组织开展一批重大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精心组织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部里上百次研究部署,汇集了2.95亿个调查图斑,成果已公布。开展了基础测绘、海岸线修测和地质灾害隐患、矿产、森林、红树林等调查工作。第四,加大地质调查力度,与市场主体共同努力,“十三五”期间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5个千亿方天然气田、5个千亿方页岩气田、311个大中型矿产地。

三是稳妥推进重大改革。第一,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第二,落实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解决以往规划内容交叉重叠、执行时相互冲突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五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条控制线上下贯通划定落地,努力做到国家的“数”与地方的“线”“图”一致。第三,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对规划编制中的利益平衡、入市用途、市场调控、增值收益调节、与土地征收衔接、市场主体意愿、农民选择权等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审慎稳妥推进意见。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优化竞拍规则,向市场全面公开各类住宅用地存量信息和土地出让过程中关联地块重要信息,维护市场公平。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根据技术原理实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积极推进“净矿”出让,推动解决以往市场主体拿到矿权后仍要到很多政府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可能办成也可能办不成的问题。第四,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8个省级政府土地审批试点,解决审批周期长的问题。结合机构改革职能并入,土地、规划、测绘实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第五,创新政策助力脱贫攻坚,通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土地流转,提供资金4400多亿元支持脱贫攻坚,通过国土绿化、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助力贫困人口增收。

四是整治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努力止住新出现问题,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一,针对“大棚房”、破坏生态环境建“私家庄园”、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出台政策,规范和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充分保障农村村民合理的宅基地用地需求;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清查整治,深入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情况,研究制定了上百条分类处置政策,将通过试点稳妥推进。第二,针对过去无序围填海,导致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减少的问题,严控新增围填海取得明显成效,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三,针对土地利用忽视存量的问题,通过建立机制,与地方共同努力,2018至2020年三年全国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4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90万亩,是“十三五”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40.9%。

五是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一些重大问题的技术逻辑搞透了,自然环境部的行政决策就会更有依据。比如,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活动层厚度增加对地表径流和自然生态保护有什么影响?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主要是禁牧、过度放牧还是冻土层变化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干化造成的?有些地方出现的“小老杨”是树龄到期,还是在本应种草的地方种树,由于蒸散耗水量增加长期累积导致地下水下降而引发?如何统筹考虑生态系统水平衡,主要是降雨、不同地表植被水蒸发、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对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的影响?碳元素在大气、海洋以及陆地不同地表基质和覆盖中的积累和循环如何确定?我国海域辽阔,如何利用滨海湿地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生态系统发展蓝碳并进行科学计量?碳捕集、碳封存在技术和经济性上如何有新的突破?

陆昊表示,下一步,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把握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守住底线、节约集约、多目标平衡和推动共同富裕下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张丽
校对/房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