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德“对话”马勒 展现东西方古典音乐的交汇与传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15 08:23

2011年,马勒逝世100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以18部完整作品演出奉上马勒盛宴,全景展示了这位德奥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大师的交响乐和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2021年,马勒逝世11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作曲名家丁善德诞辰11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以马勒与丁善德对话的方式呈现东西方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对东西方古典音乐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这场主题为“生活的歌唱”的音乐会于10月14日晚在保利剧院上演,指挥家杨洋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女高音歌唱家黄英和小提琴家柳鸣、大提琴家朱琳共同登台,让观众领略了东西方两位作曲大师的精神世界。

_R4A9855 - 复件.JPG

当晚,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演唱了马勒的《少年魔号》声乐套曲中的五首歌曲。袁晨野富有磁性的嗓音,绝佳的展现出了马勒艺术歌曲中诗意与冷峻并存的艺术特色。“第一首《起床号》,用马勒的话说,这是他最成功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声乐作品,足见他多么重视这首歌。因为演唱的顺序不固定,所以我选了这首特别的歌作为开场。“袁晨野介绍说。此外,他还为观众献上作为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主题的《安东尼向鱼布道》、最为忧郁悲伤的末章《少年鼓手》,以及活泼欢快的《是谁创作了这支小曲》和《莱茵河传说》。“这部作品里有很多和死亡、战争、仇恨相关的主题,我觉得很沉重,所以特意选了这两首歌曲调节一下气氛。加上上半场的马勒《第五交响曲》,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观众们能够用一个小时的时间领略马勒的那个时代。”

与之“对话”的是丁善德的两部艺术歌曲作品——《爱人送我向日葵》和《滇西诗钞》。女高音歌唱家黄英夜莺般的歌喉与音乐散发出的东方韵味相得益彰。《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丁善德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在黄英眼里,这首作品就像一幅油画,极具生活感,很有特色。小提琴演奏家柳鸣也认为,“这部作品描写了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态度,就像向日葵一样热烈。”

_R4A0912 - 复件.JPG

黄英用“洋为中用”来描述演唱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洋为中用’是我在声乐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一直秉承的理念,我们学习西洋美声唱法,更要思考怎么用这种技术把中国艺术曲歌曲唱好。”黄英认为声乐套曲《滇西诗钞》既像是印象派的绘画,也有中国山水的韵味,“中西结合极具民族特色,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走向。”黄英透露,自己的恩施葛朝祉教授在193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毕业以后到巴黎学习音乐,是丁善德院长把他请回来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作为葛先生的关门弟子,我觉得是非常有责任和使命感,能够在今天这个舞台上,把这套作品系统的展现给中国的观众,这是一种传承。”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音乐会上还上演了两位作曲家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同上半场马勒的器乐作品相对应的是由作曲家邹野根据丁善德作品《C大调钢琴三重奏》改编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这部作品是丁善德室内乐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室内乐发展历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谈及这部作品,柳鸣表示,“关于这部作品的介绍和演出资料都很少,所以演出之前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它的结构和风格。”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邹野老师改编的版本是非常值得一听的,它从音乐的色彩上跟原来钢琴伴奏有所不同,但是又非常大的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周平认为,像丁善德这样的老一辈作曲家有很多非常值得反复上演的艺术作品。“我们谈到艺术歌曲的时候,不光要看向国外,更要看向国内的这些瑰宝。”

DSC_6616 - 复件.JPG

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强调“中国概念”,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作品和音乐家推向国际。“这一场音乐会的策划是从三年前就开始了,当时余隆主席有这样一个初心,就是要做一场纯艺术歌曲的交响作品,这个想法当时是非常前瞻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表示,音乐节不负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不仅把国际上最前沿的音乐资源搬到中国的土地上,也要把中国当代的优秀作品搬上国际舞台。“丁善德先生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倾注了一生,他的精神一直传承到现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会开场前,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北京国际音乐节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邓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将向上海交响乐团授予了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的荣誉。上海交响乐团也成为了继中国爱乐乐团后,第二支荣获这一荣誉的交响乐团。周平表示,“作为有着142年历史的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保持着密切合作。上海交响乐团在近十年,尤其是在余隆总监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上海交响乐团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每一年能带来不同的好的音乐作品,如《古雷之歌》《战争安魂曲》《切肤之痛》等经典作品,还有刚上演的斯特拉文斯基歌剧《浪子的历程》。”

主办方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