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房山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28 22:39

6月28日晚,在房山区窦店民族文化宫,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员干部专场演出隆重上演,来自区直部门、乡镇街道的600余名党员干部代表,现场观看了音乐剧。该剧是房山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深化“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联共同策划推出,截至6月底,已面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总计演出10场,力求以文艺形式表达人民心声、唱响时代颂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诞生于北京房山霞云岭乡堂上村。在1943年10月深秋的夜晚,曹火星回想到之前在剧社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感到生活在革命队伍中的温暖。再联想到亲眼目睹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的情形,被当地火热的抗战生活打动后,创作而成。朴实的歌词、热烈的旋律、滚烫的情感,表达出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70多年来,始终如旗帜、似号角,坚定着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音乐剧以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地——平西抗战根据地为切入点,以房山真实壮烈的红色故事为线索,精心打造了同名原创民族音乐剧,勾勒出了一幅北京房山波澜壮阔的抗日史诗画卷。该剧由国家一级词作家车行担当编剧,著名作曲家陈光作曲,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霍樱执导。该剧从选题、编剧、作曲、定稿到组建剧团、正式,先后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多次研讨,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历时一年半,是一部以史为据、紧扣主题的音乐剧,是一部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红色音乐剧,更是一部具有房山特质、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型民族音乐剧。

为何这首从房山唱响的歌曲最终能传遍整个中国?这与歌曲根植的土壤密不可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是平西根据地的前沿地带。1937年9月,日军占领了房山城、良乡城。面对日寇的暴行和反动统治,一批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下建立组织,开展抗日。因此,房山地区也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无数感人的红色故事。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该剧以作曲家曹火星在房山地区创作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房山地区的共产党员在日军的扫荡下,成功转移当地群众的故事。编剧车行选取了众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及事件融入剧本当中,例如房山帽儿山六位战士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故事。主创人员表示,这六位战士是无名的英雄,将他们的事迹重新树立于舞台之上,是对于无数英雄所抛洒的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的无上认可与延续。

为了打造一部能够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房山区邀请到了国家一级词作家车行担任编剧。车行曾创作《父亲》《母亲》《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越来越好》等众多家喻户晓的歌曲。在该剧中,车行延续了其歌词质朴,语言流畅,平易通俗的创作风格,除了使该剧气质恢弘大气,将战争年代的悲壮氛围展露无遗,在树立典型英雄人物方面也增强了力量感和历史厚重感。同时,该剧由连续两届获得文化部“群星大奖”的房山本土音乐家陈光作曲,其创作的歌曲《为祖国祝寿》、《父母的生日你还记得吗》被广泛传唱,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共同与车行完成了本剧二十多首歌曲的创作。有深沉悲壮的《谁动了我的夜色》,有展现帽儿山六壮士的英勇无畏和对未来美好希冀的《让全世界听到》,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民族音乐剧。

该剧导演霍樱在作品呈现方面大胆创新,比如一般红色题材作品会采用突出“无坚不摧的英雄形象”的手法,但该剧却“从人性出发”,塑造有血有肉的个体,高度贴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引发共鸣,对于吸引年轻人主动接受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小调霸王鞭,在房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导演巧妙将其融入演出之中,不仅传播了传统文化,更描绘了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感人画面。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房山特色,培养本土人才,把这部音乐剧真正留下来,该剧除个别舞蹈演员外,主要演职员都来自房山本土的文化人才和普通群众,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舞台剧,不辞辛苦从早到晚,轻伤不下火线,坚持近一个月的连续排练,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舞美方面,该剧通过旋转装置进行多空间的构造组合,巧妙地实现了多场景的自由转换,并积极探索多媒体的全新应用途径,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深刻体会抗日英雄的内心活动和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定信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毛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