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 | 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旧宫模式”来了
北青社区报大兴版 2021-04-14 15:24

自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大兴区旧宫镇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针,不断完善硬件配置、强化宣传引导、创新智慧分类,高标准、精细化推进全镇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旧宫模式”。

从1000+到155 “撤桶并站”交出满意成绩单

在实施垃圾分类之前,旧宫镇拥有垃圾桶站1000多组,分散在全镇的各个社区、村之中,如此庞大的桶站量养成了居民出门就能扔垃圾的习惯。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春风席卷旧宫,“垃圾随手扔”既不符合规范要求,更与旧宫镇整体环境提升的发展大局格格不入。

“在启动‘撤桶并站’之前,过多的桶站设置看似方便了居民投放,但却成为社区环境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垃圾随手乱扔,让居民身边布满了‘污染源’。”据旧宫镇环整办主任何志春介绍,过去一些小区垃圾投放点站设置密集,每栋楼、每个单元都至少有一个垃圾桶,由于分类意识缺乏,垃圾混装投放,让社区处处都充斥着污秽的气息,这些投放点更是变成了蚊虫孳生的“乐园”,成为居民健康的“定时炸弹”。

清和园社区和旧宫镇很多老旧小区一样,人口多、产权多、物业多,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尤为困难。“在撤桶之前,每栋楼都至少设置2-3个桶站,居民出门顺手就把垃圾扔了,所以在正式完成撤桶并站工作之前,我们制定了‘三步走’工作计划。”据清和园社区书记庞健介绍,为了走好社区撤桶并站这步棋,清和园社区按照“前期宣传引导、中期撤掉一半、后期逐步规范”的行动方案,开始了老旧小区垃圾分类之路。

为了做好撤桶之前的宣传引导工作,清和园集中开展了多次垃圾分类培训、宣讲活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帮助居民理清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社区志愿者、楼门长等开展垃圾分类“撤桶并站”入户宣传,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告知“撤桶并站”点位,让居民详细了解垃圾分类细节。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在中期撤桶工作中,清和园社区撤掉了多余的桶站,坚持“1栋楼1个桶站”,适应居民就近扔垃圾的需求。“在中期撤桶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居民因为习惯等原因,在撤销桶站的空地上堆放起了垃圾,为此社区专门派人盯守告知,并及时清扫清运,避免堆积情况的发生。”社区主体物业项目负责人陈三福表示。为保障已撤桶站的环境卫生,清和园社区充分利用可利用力量,开展“桶前值守”,加强劝导和巡查。同时,居民主动互相监督,自觉开展“垃圾不乱扔、文明有素养”等活动,倡导垃圾入箱。“居民互相监督起了很大的作用,站在马路上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陈三福说道。

为了实现垃圾分类桶站设施“四有+三选配”的目标,旧宫镇全面推进桶站设施规范建设。清和园社区经过桶站选址、规范建设、便民设置等,完成了40个桶站向5个桶站的转变。在桶站大小、摆放方向、距离等居民关心关注问题,街道、社区访民情、听民意,多次改进设计方案,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现在真是好太多了!以前每个桶都一样,看不出厨余和其他桶的区别,现在不一样了,简单几下分拣工作就完成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刘大姐由衷地说道。

据悉,旧宫镇于2020年10月底完成了全镇撤桶并站工作,桶站数量由原来的1000+变成了现在的155处,还细心设置了手拉环、小夜灯、小喇叭等便民装置。“以前居民走出门就能扔垃圾,现在扔垃圾必须到社区指定的垃圾投放点,而且必须分好类才能扔。大家慢慢的将垃圾分类的理念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实际行动上,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浪潮正逐步形成。”何志春表示。

“AI智慧值守” 垃圾分类驿站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作为优化垃圾分类体系的重要载体,垃圾分类驿站针对全品类垃圾实现了全时投放。按照相关要求,旧宫镇现有的6座垃圾分类驿站在大小、LOGO、标牌(门头)和公示牌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具备4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暂存、称重计量、信息统计功能,同时建立了专人值守制度,方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正确投放率。有价值的可回收物,也可以在分类驿站进行有偿回收,促进了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减少了家庭垃圾产生量和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在润龙家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是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政策,加强自主投放的重要载体,简化了分类难度,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了驿站方便很多,轻轻一碰就开门,而且没有异味,旁边就是洗手台,投放完还能现场洗手,垃圾分类体验感提升了几个档次。”社区居民反映。

不仅如此,润龙家园小区垃圾分类驿站采用全新的“智慧值守”,实现了对驿站24小时不间断值守监督,打造了定时定点服务和无人值守自助服务并行的运行模式。通过摄像头AI功能进行信息采集、语音播报,还能和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语音交互,实现了现场指导和问题解答。

目前,垃圾分类驿站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渐显现,据了解,旧宫镇将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继续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实现到2021年完成新建22座垃圾分类驿站的目标,在全镇范围内,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镇域发展的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可回收物回收比例。

播撒智慧分类种子 “互联网+”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扔垃圾能赚积分,积分能换成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我周边的邻居们都在用。”在旧宫镇庑殿家苑A区的广场内,垃圾分类绿色长廊和爱心小屋是居民们最常去的场所,这里配置的智能垃圾桶成为破解社区垃圾分类难题的“钥匙”,打开了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思想枷锁。

旧宫镇是大兴区生活垃圾智慧分类试点镇,早在2019年就在全镇有条件的社区安装了52台智慧分类设备,通过积分换礼品的形式鼓励居民使用。“我们倡导将无用废弃物变成生活必需品,实现资源返还。”据旧宫镇环整办牛建堂介绍,智能垃圾箱底部装有称重装置,可以根据居民投放的频率和数量进行积分,进而兑换相应的礼品。据悉,居民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扫码积分,该小程序还包含积分记录、投放记录查询,积分兑换,上门回收等功能,还可以通过小程序查询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自从有了智能垃圾箱,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明显更高了。”牛建堂表示。

智能垃圾箱还是良好的宣传平台,庑殿家苑A区将垃圾分类与便民服务相结合,通过智能垃圾箱屏幕不间断播放垃圾分类知识,积极营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智能垃圾箱充分利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手段将大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垃圾分类智慧化、便民化,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提高了居民的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 旧宫镇副镇长谭永刚介绍指出。据悉,旧宫镇还建设了“一户一码”“一码一查”的智慧化分类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可追溯、可指导,高效提升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精准度。

宣教惩戒相结合 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垃圾分类是思想的转变,要让每一个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获得感,才能更好的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包社区干部刘洋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深有体会。“因为垃圾分类关系每一个家庭、每一户居民,因此宣传引导工作必须做好、做到位。”

为此,旧宫镇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通过凝聚“红袖标”、楼门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坚持“桶前值守”常态化,形成有效的指导监督队伍。通过宣传培训、入户指导、现场讲解等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知识的认识,引导自觉投放。同时,镇教委、宣传部还多次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所在社区“桶前值守”、周末大扫除活动,提高家庭分类意识。

不仅如此,旧宫镇还不断加强辖区餐饮行业、企业食堂餐厨垃圾规范管理及商场、商务楼字、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坚决处罚基础设施配备、垃圾清运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处罚生活垃圾类违法行为116起,罚款总额273000元,处罚案件量和罚款金额都位于大兴区前列。

实行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开展垃圾分类也是最有效的环保行动。旧宫镇在“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形成模式”的道路上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未来还将在“保持工作成效、完善体系建设、推动习惯养成”的目标上行稳致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度、社会幸福度、人民满意度,助力大兴区“创城”“创卫”工作。

文/北青社区报 王武强

编辑/赵亚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