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作家日”五周年活动亮相图博会 刘震云《一日三秋》等多部作品将出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15:22

6月22日上午,2024年“北京作家日”开幕式暨北京市文联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工程五周年成果发布及项目签约仪式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老舍《我这一辈子》、邹静之《九栋》、刘震云《一日三秋》、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韩小蕙《北京这座城》、徐小斌《海火》等作品与海外出版社共同签署了版权协议。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老舍文学院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公司)联合承办。今年是“北京作家日”品牌活动五周年,恰逢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作家日各项活动吸引了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以及来自33个国家的汉学家、出版社代表参加。

开幕式以一段回顾视频拉开序幕,视频展现了“北京作家日”五年来的“高光时刻”。自2019年筹备以来,“北京作家日”已成为北京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五年来,35位北京作家的41部作品与海外出版社签约,覆盖 18 个国家的13种语言,总计约735万字。《老舍文集》等北京文学优秀作品也随北京文学海外交流活动,进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

对此,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表示,经过五年的深耕,“北京作家日”打通了从内容翻译、文化交流、公共阅读、市场合作到宣传推广等全流程的完整链条,初步形成北京文学“海外朋友圈”,建成了一个“北京文学走出去”的闭环。

围绕今年的活动,陈宁提出了几点希望与期待:即通过“北京作家日”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北京文学的发展,激发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涌现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彰显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期待“北京作家日”能够成为文学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学的繁荣发展;同时期待汉学家和翻译家加强与北京作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精准的翻译、生动的解读以及积极的推广,让北京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成果发布环节,陈宁、李红文、雷建华、周敏,作家宁肯、乔叶、石一枫等共同为《我这一辈子》阿拉伯文版、《我这一辈子》日文版、《我和我的命》俄文版、《蒙面之城》捷克文版、《她》意大利文版、《世间已无陈金芳》意大利文版、《诗歌植物学》法文版、《北京作家短篇故事集》法文版8部今年新出版的多语种新书揭幕。

之后,作家代表与中图公司海外业务中心主任王宇燕分别就老舍《我这一辈子》、邹静之《九栋》、刘震云《一日三秋》、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韩小蕙《北京这座城》、徐小斌《海火》与海外出版社代表共同签署版权协议,北京文学期刊中心与土耳其红猫出版社就《北京文学》精选作品土耳其文翻译出版共同签署出版合作备忘录。

据了解,2024北京文学作品翻译推广工程五期项目共有9部作品入库,除以上7部以外,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法文版、《北京作家短篇故事集》法文版已在今年4月巴黎图书节期间完成签约。参与五期项目的外方出版社有:智利罗姆出版社、意大利东方文物出版社、越南芝文化股份公司、黎巴嫩蒂法福出版社、美国21桥出版社、土耳其红猫出版社、法国友丰出版社、法国丝路出版社。

开幕式活动后,现场举办了“中国故事 世界文学:跨文化中的北京故事”的对话活动。中国作家刘震云、乔叶、石一枫与土耳其汉学家吉来、美国汉学家莫楷、墨西哥汉学家罗一人开展深入交流,以跨文化的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北京文学、北京故事在全球语境下的意义与内涵。

2024“北京作家日”以五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系列品牌活动,主要包括“译·北京——北京文学与世界对话”“访·北京——北京作家与汉学家代表体验北京”“阅·北京——多国汉学家推荐北京文学作品”“读·北京——北京作家朗读名篇名作”等。通过开展研讨对谈、译介推广、海外读者交流、文学名篇诵读等30余场系列活动,集中展现北京市文联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工程五年来的辉煌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书写更精彩的“北京故事” 2024年“北京作家日”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4-06-24
故事沟通世界 徐则臣对话30国汉学家活动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4-06-23
文学|东方奇幻史诗《娑萨朗》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2
首届知识产权文化嘉年华举办,作家何家弘分享从法学到文学的创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一日三秋》京城预演开启巡演 待金秋回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