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萤火虫也要越冬 成都天台山“投喂”100斤蚯蚓饵料助幼虫成活
成都商报 2024-01-12 13:37

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调整后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11种萤火虫首次被列入其中。而在成都邛崃天台山,有20多种萤火虫聚集生活于此,这也让其成为中国首家萤火虫生态旅游景区、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基地,以及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1月10日从邛崃天台山景区获悉,该景区为持续推进景区萤火虫保护,投放了100斤蚯蚓饵料,以帮助萤火虫顺利越冬,并全面优化萤火虫保护体系。据介绍,景区还将持续投放饵料,直至今年3月。

新年伊始,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技术员又忙碌了起来,他们将100斤蚯蚓饵料抛撒在林中,帮助萤火虫顺利越冬。

“冬天很多动物不太活动,萤火虫的饵料比较少,所以我们人工投放蚯蚓,补充萤火虫的食物。”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萤火虫守护人叔先介绍,以人工投放的方式可以为萤火虫幼虫补充食物,提升萤火虫幼虫的成活率,保证来年萤火虫种群数量,提升萤火虫起飞期的观赏效果。

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对水污染和光污染尤其敏感。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全方位提升景区环境,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0余座,全面禁止喷洒农药,大幅取消景区路灯。“景区改造工程还特别为萤火虫‘让道’,施工方签订了萤火虫保护责任书,保证不破坏萤火虫的栖息环境。”叔先说。

为全力推进萤火虫培育与保护,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特别成立了萤火虫研究院,划定萤火虫生态保护红线,设立萤火虫保护区,还特别聘请曹成全教授担任萤火虫研究院首任院长,聘请刘同先教授、陈斌教授等昆虫专家为萤火虫研究院顾问,指导萤火虫保护繁育和生态价值转化工作,全方位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此外,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还成立了“萤火虫志愿者保护队”,引导游客文明赏萤,保护萤火虫栖息环境。

去年,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创立全国首个“萤火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将持续推进景区萤火虫保护,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新业态新场景,做优做强特色文旅品牌,切实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争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邛崃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龚靖杰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我科学家揭开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
光明日报 2024-03-12
沱江源头,藏着一座“童话小镇”
新华社 2023-07-11
美丽中国|走进天台山
新华社 2023-05-19
成都发布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户外休闲运动专项规划 到2030年建成户外营地300个
成都商报 2023-02-01
“在外过节”热度攀升 成都部分民宿春节“一房难求”
成都商报 2023-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