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城市志愿者陈喜连:把冬奥宣传融入生活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1 20:16

陈喜连(右一)位社区居民答疑解惑

天天为社区居民筹划组织各类活动,当活动如期举办时现场却常常看不到她的身影。通州区潞邑街道潞苑嘉园社区的陈喜连,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冬奥城市志愿者。不过,这并不是她刻意营造的“神秘”,而是因为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当一次活动顺利举行之时,她往往已经在筹备下一个活动,或者是在社区巡逻的途中,她把现场参与活动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自己则甘愿在背后默默提供保障。用她的话说,“活动顺利举行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2月13日下午,通州区潞邑街道组织了一场以“出彩冬奥,走向未来”为主题的亲子线下活动。疫情爆发两年多的时间里,这样的线下活动对潞苑嘉园社区的居民来说十分难得,因而吸引到了老老少少许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我们其实有很多想法,想组织的活动有很多,但是疫情总是反反复复,而且我们社区里面老年人比较多,大家行动也都不太方便。”作为社区志愿者的组织者,陈喜连一方面想多组织活动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冬奥气氛中来,另一方面又迫于疫情压力不得不一再缩减活动数量。

活动现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做手工、朗诵诗歌,用这种方式分享冬奥喜悦。作为活动组织者,陈喜连的身影又一次在现场缺席。彼时,她去了社区核酸检测点,帮着维持现场秩序,现场的热闹气氛她是通过志愿者群里发的视频隔空感受的,“活动现场一直在放‘一起向未来’,我特别喜欢听这首歌,旋律真好听,歌词也特别好!”陈喜连哈哈一笑,没有去成现场虽然有些遗憾,但“谁叫咱‘身兼多职’呢,啥事儿都得干!”

陈喜连(绿衣者)耐心为居民服务

压缩线下活动后,陈喜连将一些活动搬到了线上,而且将冬奥宣传融入到了每一个日常活动中。冬奥会开幕式、有中国实力选手参加的比赛等活动的播放链接,她都第一时间转到了社区居民群和志愿者的群里,“居民其实热情都很高,但是有时候不注意就会错过这些精彩的瞬间,发给大家提个醒,就不会忘了。”令她欣喜的是,很多居民看比赛的同时或者比赛结束之后在群里自发地聊了起来,气氛很热烈,“一点不输线下活动!”

2月12日傍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项目的奥运纪录,夺得金牌。陈喜连早早地就将这场比赛的时间发到了群里。然而,比赛的实况她又是通过群里居民讨论间接“收看”的。当时,她主动承担了小区巡逻的任务。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陈喜连和志愿者们组织居民一起在线上猜起了灯谜。“灯谜都是居民自己想的,好些灯谜还跟冬奥项目相关,大家猜的特别起劲。”陈喜连从事志愿者的时间并不长,“以前的工作,时间上安排不开,2020年到了社区工作后,我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她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曾经很羡慕那些志愿者,等自己真的成为志愿者之后,才了解到志愿者工作背后的诸多不易。“疫情期间,很多活动都转线上了,那些岁数大的居民很有参与的热情,但是却不知道怎么使用线上设备,每次活动我们都得专门上门给大家调试设备。”

志愿者的工作虽然辛苦,有时候还很琐碎,但却很暖心。潞苑嘉园社区有两位残疾居民,他们虽然身体不便,但一直很积极地想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有一位腿脚不方便的大哥,每次都主动开着他的残疾人摩托车,帮我们运送防疫物资、活动资料,他常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特别感动。”陈喜连说,身边居民对志愿活动的热情,想要积极帮助别人的心情激励着她,让她对志愿者这三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城市志愿者代表畅谈冬奥服务经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5
城市志愿者韩世敏:社区服务亮“绝活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1
志愿者陈芸儿:志愿服务从点滴小事做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2
城市志愿者马强:体育迷绝不能“掉链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2
“双奥”城市志愿者石磊:志愿服务随时随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