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2 13:22

近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支持,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新都杨升庵博物馆、北京画院联合主办,陈子庄艺术陈列馆协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之“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展览海报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收藏的陈子庄花鸟、山水、书法等作品,共计100件。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展览以陈子庄生平为逻辑线条,讲述满地画画的放牛娃——陈子庄,成长为一个习武卖画行走江湖结交豪俊以期报效国家的侠士,又在久经风霜后回归沉潜绘事,纵使生活困顿,坎坷久历,亦不能阻挡他凌云健笔、纵横纸上的传奇经历,旨在为观众呈现一个“时代里的陈子庄”形象。同时,展览二层通过三个板块,为观众构建一个“陈子庄的艺术世界”。

1955年,时年42岁的陈子庄成为四川省文史馆最年轻的馆员。一大批四川文化名人云集于此,促使陈子庄在文化艺术上有了长足进步。陈子庄开始潜心研究大写意花鸟,他不喜庭院中经人工“塑造”的花卉,在他看来是违背自然生长规律而缺少灵气与生趣。自然与生活内在生命力驱动着陈子庄笔耕其中,无论是天彭山牡丹,抑或是江路野梅,山野花鸟更符合陈子庄心中所念,亦是他笔下的自况。陈子庄在回忆录中曾说:我画花鸟是从学齐白石、吴昌硕入手,直追八大山人。

牧童 陈子庄 纸本墨笔 52cm×33cm 1970年代 四川博物院藏

1962年,陈子庄应新都杨升庵博物馆邀请创作的《花卉四条屏》,是其花卉代表作品之一。海棠花、梨花、水仙、芙蓉花,四件诗意画在构图、用笔、用色上皆有白石老人的影子。1963年,他以杜甫名篇《蜀相》中森森古柏的重重诗意,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创作《锦官城外柏森森》,画面为全景式构图,古木荫荫,丛柏掩映之处,红墙俨然,古祠伫立,近树或虬曲多姿,或技干挺立,远树参落其间,以湿笔淡墨渲染写就。这一时期还创作了《癸卯墨戏花鸟图册》四件,所绘物象以淡墨破锋而出,笔法潇洒不羁。在创作大量花鸟作品之余,20世纪60年代,陈子庄多次走进剑阁、广元等巴山蜀水中,感受平凡家山的温情,创作了《丛林册》《壬寅册》等山水画作品,试图在继承中发扬,在创造中表现中国画的意趣。

锦官城外柏森森 陈子庄 纸本设色 276cm×420cm 1963年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藏

陈子庄生命中后三分之一在成都度过,并将这近20年生命旅程专注于绘画上,力图形成一番崭新的面貌。经过沉淀的陈子庄将创作重心从大写意花鸟转向山水画,形成了“写生——提炼——创作”的工作模式,也正是对“写生”异于他人的理解,使得陈子庄能跳脱传统和时代,形成自我风格与面貌。在陈子庄看来,画家需凭借性灵作画,而性灵则需要画家的个人修养。他将“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为艺的信条,强调从事艺术工作最重要的是真诚,无需以名唬人,蜀地丘陵山峦风土皆是他眼中的取之不尽的素材。

“生化”一词是陈子庄基于绘画目的进而强调绘画过程的提炼。从描摹客观物象到铸造自然,画家从酝酿到发酵,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经历一段过程。1972年,陈子庄创作《龙泉山水册》,标志着他的山水画进入成熟期,其代表作包括《大病后补题册》《廿四纸册》《石壶绘画扇集》《丙辰寄赠册》等。其中,《大病后补题册》是陈子庄创作《龙泉山水册》之后另一套册页,册页共八,佳作数帧。他在题款中很辩证地认识到这套册页的优劣,其中提到“未是处”,指的便是由于夹江纸张限制而未能达到他所期待的理想状态。陈子庄长于画扇,《石壶绘画扇集》结构奇丽自然,充分表现出他掌控扇面绘制的能力。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见出陈子庄在学习黄宾虹等大家笔墨之余,擅长做“减法”,删繁就简,他着力呈现画面浅近单纯、简淡孤洁的风貌,追寻一份平淡天真。

石壶书法扇面(之二) 陈子庄 纸本墨笔 39cm×58.7cm 1973年 四川博物院藏

1974年,陈子庄进入了创作成熟期的高峰,《雨霁》《村趣》《春之晨》《崖下溪桥》《燕子崖》《秋爽》等作品皆见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蜀山册》等作品所用纸为改进后的夹江纸,更能表现陈子庄笔墨用色的独特。是年,饱受心脏病困扰的陈子庄稍有缓释,便前往川西绵竹、汉旺等地写生。《汉旺看山归来册》以华滋浑厚的笔墨表现了川西地区不同于川中丘陵山水的巍峨气势,在浓荫蔽日的“象外千峰”中展现画家“凌云健笔意纵横”的艺术追求。

陈子庄从艺术传统程式中跳脱出来,向着艺术的“超逸”迈进。他的艺术实践或许在暗示,仿佛客观存在的评价方式、传统技法体系并不能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创新不是与传统决裂,不是凭空而降的无中生有,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解放,并能把它加以落实。或许,正是这种精神所建构的能量场,吸引着我们不断靠近他。 

陈子庄旧照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小而见天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扇面书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笔墨当随时代” 姚大伍作品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感受大湾区的“沧浪之水” 陈湘波作品展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美在耕耘” 孙海宁国画与陶瓷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艺评·展览|武林高手 丹青大师:奇人奇画陈子庄
北青艺评 2023-03-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