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生活|在寺庙里相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2 13:00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想结婚的人却依然很卷。比如在目前的日本,男性每4人就有1人终身不婚,女性每6人就有1人终身不婚,结婚率不断走低的同时,相亲市场却相当繁荣,五花八门的奇葩”婚活“也层出不穷。

挡在人们和婚姻之间的,究竟是什么?三位资深记者围绕这个灵魂拷问,调查了当代日本人的婚恋世界,并将她们的发现写成《婚难时代》一书。书中记录了人们为结婚做出的各式努力(比如去寺庙相亲),也展示了不走寻常路的婚恋选择,既是一份现实的人类观察报告,又能让我们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下面,就让我们翻开读读吧!

何为“寺院联谊”?(选段)

“街区联谊”“高尔夫联谊”“御宅族联谊”……形形色色的婚活遍地开花,十分热闹。

聚焦未婚社会的连载专栏“婚难之中”即将启动之际,为了找到正在参加婚活的单身男女进行采访,我想到了一年前做另一个专栏时采写过的“寺院联谊”。所谓“寺院联谊”,就是由僧侣主持的相亲活动。日本人往往把“寺院”和“葬礼”“法事”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寺院已成为渴望婚姻的单身男女蜂拥而至的地方。当时我从一位女性朋友那里听说了“寺院联谊”,不禁心生好奇,决定写一篇报道。

我联系上了东京都内的一座寺院。负责人告诉我,参加寺院联谊的人平均年龄为三十四岁,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三比五。活动刚开始时,会场的气氛庄严肃穆,大家在住持的带领下诵读《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听得忐忑,心想:待会儿还聊得起来吗?好在住持是讲经布道的专家,很快以巧妙的话语活跃了会场气氛,让来宾迅速打成一片。

我采访了几位女士,问她们为什么参加寺院联谊。一位办公室文员(三十九岁)表示:“身边的人基本已婚,平时又没有认识异性的机会,实在无路可走了。我觉得寺里的师父肯定比较热心,就报了名。”还有一位派遣员工(三十七岁)表达了这样的期许:“朋友在网上相亲碰到了骗子,让我有点害怕。来寺院相亲的人应该比较正派。”

寺院联谊人气高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比较信任寺院,二是参与门槛低,报名费只需几千日元。此外,我发现许多人都参加过一对一相亲、线上相亲与相亲派对。也许是因为一部分三十至五十岁的人厌倦了根据长相、年龄和收入来挑选对象,而寺院联谊正好符合他们的诉求。在住持讲述关于缘分的佛法时,有的女士甚至眼含热泪,似乎是想起了过往经历。那次采访让我意识到,寺院联谊不同于寻常的相亲活动,参加者对待婚姻的态度都要更诚恳些。

我立即联系了滨松市龙云寺的木宫行志住持,他也是寺院联谊主办方“吉缘会”的秘书长。木宫住持曾为正在物色伴侣的朋友出谋划策,从而产生了举办寺院联谊的想法。二〇一〇年,他与静冈县的寺院合作,将想法付诸实践。如今,寺院联谊已经推广到日本各地。木宫住持希望在人与寺院的关系愈发淡漠的当下,通过举办相亲活动广结善缘,加强与年轻一代的联结。

……

《婚难时代》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