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跨越语言障碍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提升外国友人支付体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13:54

近日,四位外国友人走进浙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热情接待,用流利的英文询问他们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经过一番沟通得知,四位外国友人来自印度,为便于消费想将手里的1200美元结汇成人民币。营业主管与大堂经理一道将客户引导至外汇窗口办理,并全程陪同翻译。

面对略带口音的“印式英语”,营业主管耐心倾听,对客户各类疑惑逐一解释说明,比如“点钞机为什么会响”、“为什么要提供手机号码、住址信息”等。

“你的表达很好,你说的我都能听懂,我还要在中国呆一周,如果这些钱不够的话我还能来你们银行换吗?”客户问。

“当然可以,欢迎您来我们银行办理业务,为了方便您在中国消费,我行提供零钱包服务,可以将您手中的100元人民币换成小面额现金,您需要吗?”考虑到客户现金消费需求,营业主管主动向其介绍零钱包服务。

“你们的服务很贴心,非常感谢!”外国友人连声道谢,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后满意离开。

北京望京地区国际商务氛围浓厚,附近大型跨国公司及繁华商圈众多,经常有外国友人来网点办理各类业务,营业部员工积攒了不少服务经验。                          

近日,浙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还接待了两位来京旅游的伊朗客户。营业部工作人员根据境外人士便利化支付工作相关要求,引导客户至外汇窗口办理业务,并安排英语熟练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指导。

“因为您的结汇金额超过1000美元,我们需要登记您的一些信息。请问您的联系电话、职业、联系地址是什么?”了解到客户打算结汇1800美元,根据浙商银行一次性金融服务要求,柜员熟练地用英语解释。面对这些问题,客户显得有些茫然。原来客户来自中东国家,不仅听不懂中文,英语表达也不熟练。柜员通过“打比方”、“举例子”的方式继续耐心地向客户逐项说明,“职业的意思是,比如说您是工程师、医生、警察等,联系电话的意思是……”,听完柜员的解释,客户恍然大悟,立即准确提供了信息。业务完成后,客户竖起大拇指,用不熟练的英语对浙商银行热情高效的服务表示感谢。

跨境服务,语言无界。浙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柜员用微笑和真诚,打破了语言隔阂,赢得了境外来华客户的信任与赞誉,用实际行动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展现了浙银人的专业与担当。

未来,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相关要求,不断增强服务“软实力”,提升境外来华人员便利支付体验,为首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浙商”力量!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 瞄准“三个维度” 构建服务科创企业善本金融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开展金融消保知识“进高校”教育宣传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广而告之 靶向施策 融“善”于“让”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持续开展减费让利宣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5
追溯善的初心 凝聚善的力量 实现善的价值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善本金融”实践探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