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怎样过上“无围墙”的敬老院生活?西城这个街道给出答案
北京西城 2024-06-04 21:41

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每位老人心之所向的晚年生活。如何让老人安心在家安度晚年?让老人在家里过上“无围墙”敬老院的生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面对社区养老的诸多痛点堵点,多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在“居家生活、社区养老、社会服务”方面努力进行探索,确立“月服务·越幸福”服务新理念,将“老品牌”打造成集管理、服务、发展为一体的紧密型全人群服务联合体,合力建设业态丰富、智慧便捷、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服务圈,让“家门口”的“养老”变“享老”,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月坛街道辖区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26个社区,常住老年人口占比29%,其中70岁以上占比13%。2004年月坛街道在全市率先提出“无围墙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理念,通过理念创新、科技应用、资源整合,确立“有限空间、无限服务”理念,提出“菜单式、会员制、集约型、精细化”工作模式,居家养老服务理念得以不断拓展和充实,服务内容经过不断完善,服务品质得到了辖区广大居民的认可,形成月坛养老服务品牌。

央地携手,整合养老资源全面提升

“走,咱吃饭去!”临近中午,家住月坛街道公安社区的69岁居民张阿姨提上饭盒,招呼上老邻居,一同来到小区内的养老助餐点就餐。“这里饭菜可口,量大又实惠,吃完了大伙还能聊聊天。”张阿姨说,她经常来这里吃饭,比在家做饭省事多了。

据悉,月坛辖区现有26个养老助餐点(8个养老服务机构助餐点、4个部委机关食堂、14个社会餐饮企业助餐点),以及 430余家为老服务社会资源,3家百姓生活服务中心。

街道深入对接辖区部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养老助餐、居家服务、便民服务等多个项目上实现共同合作发展。“‘央地一体’是我们街道的特色。”

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大力宣传“两个工程”,引导辖区中央部委、国家机关践行“红墙意识”,发挥涉老资源丰富优势,积极对接辖区养老、医疗、文教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医养结合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街道全力打造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现已签约70余家优质服务资源。

与此同时,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挖掘部委资源,“错时增效”打造老年人的幸福“食”光。在长安商场地下一层打造月坛街道华方居家养老助餐“父母食堂”,在配餐中心增设图书阅览、养老政策宣传、小哥驿站服务等多个便民惠民服务项目;在公安大学“父母食堂”利用错时开放场地,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在养老助餐点嵌入“小而精”的特色服务内容,发挥社区群团组织、志愿组织、社会组织作用,让效能最大化,让地区老年人在就餐的同时享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月坛街道持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需求。通过邀请复兴医院、华天餐饮、西区邮局、农商银行、首华物业等单位以“便民服务进驿站”“便民服务进助餐点”及“便民服务进商场”的方式参与其中,并提供健康咨询、免费义诊、家具家电维修、政策宣传以及老字号特色商品售卖、惠民农产品售卖、老年卡使用、绿色有机蔬果现场品尝及售卖、金融防诈知识宣传等活动,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呵护,让养老服务主动“走”到长者“家门口”。

专业守护,助力居家养老不断升级

从聚焦老年人的“一餐饭”,到适老化改造的“一间屋”,从一条坚守近十年的服务热线,到智慧养老带来的舒适便捷,月坛街道不断深化“嵌入式”养老服务内涵,为辖区老年人谋福祉。

月坛街道现建有养老院2家,社区养老驿站8家,覆盖周边3-4个社区,以居家入户服务为主,日间托管服务为辅,除必须具备的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呼叫服务、文化娱乐六大服务功能外,各机构还为老人制定不同的特色服务。今年截至4月底,养老服务驿站开展辐射服务共计23010人次,养老助餐点服务数量累计113554人次。

服务管理更加精准。通过上门服务,主动了解行动不便的老人需求,建立常态化需求调查和反馈机制,并对老人进行分类标签建档和管理,精准掌握老人的为老服务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和及时响应。一条80556616为老服务热线坚守了近十年,不放松不动摇,热线呼入呼出量已达10万余通,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类占比80%,便民生活服务类占比20%。

服务项目更加多样。整合驿站周边服务资源,嵌入养老服务联合体服务项目,扩充服务项目,拓展升级“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原有专业照护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引入物业维修、家电维修、洗衣洗染、金融防诈知识宣传等便民服务项目,满足更多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异地康养满足多元化需求。为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月坛街道2023年与保定市民政局签署异地康养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异地康养床位135张。今年再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北戴河区民政局探索建立老年人“候鸟式”异地旅居康养新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文化养老,使老年人生活更加充实

“虽然老了,但不希望‘被圈养’‘被养老’,还是希望能自由,能拥有丰富的养老文化生活。”退休10年的老党员李大爷道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声。

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月坛街道对“症”答题。以“组织化”建设为切入点,按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计可持续开展的文化活动项目,让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擦亮“快乐养老”特色品牌。举办“快乐养老”系列活动,试点“养老驿站+老年大学”“养老驿站+养生课堂”等内容,开设书法、声乐等精品课程,开展健康养生、法律讲座等10余项内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引导老年人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晚年生活。

发挥志愿服务余热。通过培育老年群体志愿者,成立志愿者队伍,鼓励老年人积极投身社区各项工作,在治安巡逻、环境整治、政策宣传、为老服务等方面贡献志愿服务力量,发挥社区老同志自身优势,服务社区建设。

发挥老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街道现有26支老党员先锋队,他们充分发挥其经验、理论优势,带领党员、群众学习理论知识,举办各种讲堂、沙龙等,如汽北社区的“国学与历史文化兴趣沙龙”,十分贴近老党员的生活和经历,活动中小组成员谈经历、说体会,“沙龙”活动已然成为社区传承红色经典,学习中国文化的教育阵地。

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把老年人的需求时刻放在心上,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老人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幸福。

未来,月坛街道将继续发挥辖区国家部委多、涉老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养老服务联合体打造,建立志愿者服务内容清单及积分兑换机制,引导辖区内志愿者和公益组织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临时陪伴、精神慰藉等公益服务,发挥总服务台作用,建立整合连续的照护服务模式,有效保障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

文字 /张悦 任钗宁

图片/月坛街道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小小助老餐 惠及大民生 丰台区西罗园街道打造14家社区养老助餐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3
丰台南苑街道联合8家养老助餐点打造养老美食地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让养老变“享老”!平谷区滨河街道推出“六助”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海淀永定路街道今年新增5处养老助餐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助餐服务成老年居民第一诉求 7个养老助餐点应运而生 让老人安享幸福“食”光
北青社区报 2023-1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