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快递“从天而降”!成都今年有望推出物流专用无人机
成都商报 2024-05-14 13:07

金牛总部基地开工、大型无人机跨省物流全国首航、“双尾蝎A”无人机率先完成全国首架安全评定试飞、大型物流无人机新品预告……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盾科创”)最近很忙。

近年来,以中无人机、腾盾科创等为代表的四川无人机企业蓬勃发展。这背后的“催化剂”是四川“低空经济”正聚团成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助推下,无人机发展迎来风口。

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低空经济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这无异于为无人机企业再次注入了“强心剂”。

未来,低空经济将会带来哪些生活、生产场景的革新?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探访腾盾科创,从即将亮相的大型物流无人机,看成都距离无人机配送物流快递进入日常生活还有多远。

物流无人机要来了 载重1吨以上 航程超1000公里

在彭州桂花镇,无人机“外卖员”在空中往来穿梭,30条航线实现最快5分钟送达;跨年夜的东安湖畔,上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市民的欢呼声中上演了一场无人机秀……近年来,成都无人机行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产业链构建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成都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工业级无人机如同一台智能飞行机器人,搭载各种感知设备,拓宽人们工作能力的边界。”腾盾科创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多个省市明确积极打造低空经济这一‘新增长引擎’。”

例如,2022年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应急救援中,腾盾科创自主研发的“双尾蝎”无人机,挂载电侦察吊舱、空中基站设备飞抵震中区域上空,启动灾情广域巡查并实施公众通信覆盖任务,最终为震中通信阻断区域的2.5万余名用户提供了通信服务。可见,工业无人机在应急救援、货运物流、气象服务、广域巡护等领域有无可替代性,推动着低空经济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

而在日常生活中,无人机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就在上个月,中国首架大型多发无人机——腾盾“双尾蝎D”,载着首航礼物,从四川自贡凤鸣机场起飞,仅用50分钟便完成了218公里的航程,降落于重庆永川大安机场。“这是大型多发无人机实现全国首次跨省物流飞行的尝试。”该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新的应用场景已经打开,“为‘航空物流’立体网络运输模式创造了更多可能。”

成都会是川内最先体验快递“从天而降”的城市吗?腾盾科创的物流无人机载重在1吨以上,航程超过1000km,目前正在与多家物流企业进行航空物流场景探讨与测试,形成了丰富的应用案例。该负责人很有信心地说:“在打开物流配送市场方面,成都有广阔的前景。”

该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将推出物流专用无人机,下一步将协同快递公司加速布局高效智能“航空物流”立体网络,而成都,有望成为最先体验大型工业无人机满载快递“从天而降”的城市,“具体要看空域管理政策及物流公司市场布局情况”。

“低空”如何抢得先机?空域和应用场景拓展是关键

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成都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目前已聚集百余家上下游企业,基本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无人机产业链。但工业无人机要飞起来,通常需要探索试飞环节,创造技术成熟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目前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该负责人表示,无人机的“管”和“放”是一种辩证关系。“放”包括低空开放、场景应用开放,只有实现有效地“管”,才能实现有效地“放”。“工业无人机要真正‘起飞’,需要试飞场地、测试场景和空域管控的宏观环境。而这需要相关政策引导,为企业开放更多空域,创造更多业务场景,才能探索出新的可能。”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此外,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113272家,同比增长28.95%。预计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以适航适飞空域为例,成都与深圳、杭州等地在飞行架次、市场保有量等方面难分伯仲,但在适飞空域上则有一定差距。该负责人表示,成都现有低空开放空域范围较小,且分布零散,这就带来应用场景规模突破难题。“成都的空域开放还有待提升,另外在应用场景测试方面,可借鉴其他省份的一些做法,由政府牵头,为企业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相关业务。”

事实上,四川承担着国家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任务。媒体报道称,目前,成都正加快研究《成都市域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固定低空空域及常态化航线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推动空域审批由“一日一申请”调整为“一事一审批”,促进低空空域开放。这意味着,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多应用场景。

“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加速新产品研发进度和批量生产能力,带动培育配套企业,让上下游中小企业加速聚集形成合力,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提升本地配套率。” 该负责人表示,凭借扎实的航空产业基础,成都工业无人机市场必将“飞”出新的机遇。

文/赵雨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科德杯”无人机航拍大赛延庆启幕,700余名大学生逐梦蓝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7
近300架无人机翱翔天际 “科德杯”无人机航拍大赛延庆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聚焦 | 探访湖南首条常态化低空物流应用航线
新华社 2024-05-08
中国翼龙-2无人机货运物流首飞试验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4-04-29
无人机,跨海送达:大型无人机将500公斤鲜活虾苗从海南成功运至珠海
广州日报 2024-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