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达拉》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 援疆故事亮相国际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7 13:44

当地时间11月6日,第43届伊朗曙光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确认,由导演张忠执导的电影《阿克达拉》凭借真实的叙事质感与深厚的情感内核,入围东方全景单元,将中国援疆干部的奉献故事与民族情谊推向国际视野。

电影《阿克达拉》以援疆干部的真实经历为蓝本,由李雪健、吴军、杜少杰、小沈阳等实力派演员主演,张忠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监制,叶尔克西和王跃燕编剧。影片通过“三代人接力培育棉花”的微观叙事,聚焦援疆干部之艰、援疆干部之情、援疆干部之力。

为还原最鲜活的援疆故事,张忠导演深耕题材多年,搜集百部相关书籍,先后70余次赴新疆实地采风,与援疆干部深入座谈,最终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各族群众与援疆干部之间的深厚情谊,传递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拍摄期间,剧组辗转新疆昌吉、阿克苏及上海、福建多地,历时70天完成取景,既展现了新疆的壮美风光,也真实呈现了援疆工作的实际场景。

创办于1983年的曙光旬国际电影节是国际制片人协会认证的A类电影节,曾推出《一次别离》等奥斯卡获奖佳作,其选片兼具艺术深度与人文关怀。伊朗相关人士认为,影片《阿克达拉》跳出宏大叙事的框架,以个体命运为切口展现跨民族情谊,这种叙事方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另外新疆的壮美风光与人性的温暖形成双重感染力,特别对奉献精神的刻画超越地域界限,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影像样本。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出品人刘朝群认为,电影《阿克达拉》以影像为桥,构建了理解中国边疆发展与民族情谊的鲜活窗口,将援疆战略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个体命运与情感共鸣。影片以守护和传承等普世主题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壁纸级的镜头语言呈现新疆戈壁、棉海、雪山的壮美风光,传递出中国边疆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印证了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水准与国际传播力。此次入围国际电影节,不仅是对影片艺术水准的认可,更让舍小家、为大家的援疆精神获得跨文化传播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张忠导演的另外一部作品《长安·长安》也同时入围第43届曙光旬国际电影节。张忠深耕国际合作与现实题材创作多年,以文化根脉+跨文化共振为核心创作理念,擅长通过个体叙事传递宏大主题,其作品多次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从早期中国朝鲜文化交流影片《平壤之约》到中国、伊朗和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题材合拍片《长安・长安》,再到中国日本和印度合作的《最好的安排》,他始终致力于打破文化隔阂,让中国故事在多元视角中获得世界共鸣,多部作品斩获美国、印度、俄罗斯、伊朗电影节金奖等20多项国际荣誉,成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的重要践行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阿克达拉》明斯克上映 中白银幕共话跨民族情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7
张忠导演电影《阿克达拉》第18届平壤国际电影节获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7
张忠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入围第43届曙光旬国际电影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电影《阿克达拉》11次获得国内外荣誉和奖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9
《监狱来的妈妈》主演赵箫泓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主角银贝壳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9
《阿克达拉》在北京大学举行专场放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3
出演援疆主题电影《阿克达拉》 杜少杰“考古式”塑造角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7
《阿克达拉》北京特色观影活动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