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广西,就是选择广西有色金属、关键金属这个“未来赛道”;投资广西,就是投资高端材料领域的“增长风口”。
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广西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项目投资洽谈会。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会上向企业发出邀请:
广西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门已经向所有优质企业敞开。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是中国关键金属的关键地区。
自治区官网显示,广西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有122种(含亚矿种),其中32种金属矿产、55种非金属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10位。锰、铝、锑、锡、稀土、铅锌、玻璃用砂等重要矿产资源量排名全国前列。
其中,广西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其核心区域的河池市南丹县,关键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尤为显著。
今年7月,陈刚连续多日在南丹县蹲点调研后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南丹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并以此为突破口,示范带动全区有色金属产业特别是关键金属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围绕“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近段时间,自治区各层面已经开展了诸多部署。
一手抓整治。
“经过多年打造,有色金属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内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大会上,陈刚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广西矿业发展的短板。
今年以来,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广西集中开展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动,以及矿业权整合和“小散乱”企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截至10月29日,全区涉重清单3438个问题,完成整改2947个。公布了8批36起生态环境的典型违法案例,曝光违法企业名单和处置结果,以及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和违法乱纪等情况。
在河池,截至10月底,环江挺峰、南丹海矿等4家企业已彻底关停,21座涉重金属尾矿库完成安全排查,120个问题中106个已整改到位,剩余14个问题正在积极组织整改。
根据目标任务,2025年12月底前,河池要完成第一批关停取缔类“小散乱”企业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的“两断三清”;2026年3月底前,要实现所有不符合要求企业的关停取缔。
△南丹工业园区
一手抓发展。
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建设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方案强调,要以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全区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让有色金属之乡真正成为戴在广西头顶上的“皇冠”。
10月,五届河池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南丹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设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河池市行动方案和南丹县实施方案,标志着南丹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行动方案明确,从2025年至2035年,按照“两年效益初见、五年效益明显、十年效益倍增”三个阶段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八大行动”,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推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锌氧压浸出绿色制造项目基地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关键矿产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有色金属、关键金属已成为众多企业投资的热点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
广西先手布局。
8月,广西正式启动关键金属产业靶向招商。组建关键金属产业招商工作专班,集中开展“一把手”带队精准招商,重点拜访行业头部企业。聚焦关键金属精深加工、高性能合金材料等领域,靶向招引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和技术创新型企业。
9月,广西关键金属龙头企业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介绍自治区发展关键金属产业的有关规划、政策和要求,了解龙头企业的意见建议。
在11月3日的大会上,陈刚进一步明确了广西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面:
协同推进产业合作,重点在有色金属深加工、新材料研发、再生金属利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深耕细作;
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合作构建梯度完整的有色金属、关键金属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采、选、冶和深加工等场景中加速落地应用;
协同推进开放合作,着力构建更多坚实可靠的有色金属、关键金属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为维护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和配套产业政策发布,35个有色金属关键金属重点项目签约,涉及九种关键金属和铜铝铅锌锆钛等有色金属领域。
会后,与会代表还深入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河池等市进行投资考察。
更大的目标正在实现中。
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丹试验区的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将达2000亿元,关键金属产业产值达800亿元,关键金属产业全国领先,一批企业成长为全国有色金属龙头,入围全国500强、世界500强。
“热切期盼!”陈刚在会上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