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何成为孩子安全感的“定海神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3 07:01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爸爸,因为我工作繁忙,孩子主要是妈妈来带。最近孩子妈妈变得越来越焦虑,亲子关系也时有矛盾。孩子似乎有缺乏安全感、遇到挫折就容易退缩的问题。我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专家观点

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心理老师、CPS注册系统注册助理心理师刘子慧:不少家庭中,孩子的成长过程常常伴随着父亲的缺席。他们可能因为工作忙碌,那句“改天陪你”成了难以兑现的承诺;还有些则认为养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事,母亲承担起大部分的养育责任。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面对挫折的勇气。而母亲长期独自承担教育责任,容易陷入焦虑情绪、急躁冲动,影响亲子关系的平衡,让亲子关系陷入紧张状态。如何打破这种失衡的家庭教育模式,让父爱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定海神针”?

首先,父亲应成为孩子情绪稳定的支持者。当孩子的情绪出现波动时,父亲成为孩子情绪管理的示范者至关重要。急切地说教和反复地追问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是要通过稳定的态度和耐心的倾听,用行动传递接纳和理解。当孩子没考好情绪激动时,父亲可以递上一杯温水,安静地坐在他身边,轻轻地说:没考好心里肯定不好受,爸爸在这里陪着你。如果孩子暂时不愿交流,也不必强迫,可以陪他做一会儿他喜欢的事,或者只是安静地共处一室。这种“不催促、不评判”的态度,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即使我情绪不好,爸爸也不会离开。这种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正是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的基础。

其次,重视陪伴的品质胜过陪伴的时长。很多父亲误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被看见”的感觉。事实上,高质量的陪伴并不需要父亲全天候陪在孩子身边,但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全心投入。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的专注相处,效果远胜“人在心不在”的陪伴。建议设立每周固定的一段专属时间,一起做双方都喜欢的事情。如果孩子热爱运动,可以一起去球场打球,但在过程中避免不停地对孩子指导,而是真正享受互动的乐趣。如果孩子性格安静,可以共同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关键是在互动中传递关注与尊重。这种全神贯注的互动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被父亲的重视,这些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宝贵养分。

再次,通过共同活动传递价值观与生活能力。父亲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不需要多么复杂,比如周末一起整理书房,和孩子分工合作,看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这类完成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小事,恰恰是传递勇气、耐心和责任感的机会。拼模型、修理物品、做木工等这类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能培养孩子空间思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像户外探险、爬山、钓鱼、露营等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也能锻炼勇气与耐力。打球、跑步等体育竞技,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孩子的毅力与抗挫能力。

最后,发挥父爱与母爱的互补优势,形成教育合力。母亲提供安全感的基础,父亲拓展安全感的边界。父亲这种既有边界又不失温暖的爱,能够让孩子在安全感中逐步建立自信与独立性,即使遇到困难,孩子也敢于自己尝试解决。当父亲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用稳定、支持与信任引导和陪伴孩子,便能成为孩子心中那根“定海神针”。

(话题征集:在育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请您与我们联系,可在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针对您的话题进行探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夜读|幸福的童年是治愈孩子一生的良药
帆书樊登讲书 2025-03-03
梦幻感,何以成为“黑悟空”出海的定海神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英雄|火线复出的吕迪格就是德国战车定海神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30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4
专访|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二十六年林紫一直都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我爸没说的那件事》首映,沉默的父爱引共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1
夫妻关系不良如何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4
这样做也越界吗?我和孩子的界限如何“划清”?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3-07-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