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经济日报 2024-04-13 09:30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打好主动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把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目标的首要工作部署。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金融机构类型日趋丰富,构成了多元化、层次分明和优势互补的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二季度,央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评级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仅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有合计超3900家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多、分布广,多数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总体处于较好水平,服务实体经济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信贷指标不断增量扩面,表明改革化险成效已经显现。

但是,相较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在资产实力、科技和人才等方面存在差距,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方面,中小银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不同程度存在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容易积累风险隐患。因此,构建强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必须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首先是强化公司治理,有效缓释存量风险。经验表明,中小银行防范化解风险的主要途径就是强化公司治理,增强抗风险的内生驱动力。而个别中小银行把公司治理当摆设,在信贷业务上盲目求快求全,资产质量承压使得各类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公司治理失灵,就会从内部先乱阵脚,放大风险隐患。

其次是控制新增风险。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会带来一定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服务区域经济,风险分担能力相对较弱,衍生风险倘若不能自愈,很容易传染、扩散。因此,不能因为总体风险可控就麻痹大意,要集中精力下好一盘棋,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及时铲除苗头隐患。

锻长板、补弱项,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着力点。要集中监管和政策资源,啃下中小金融机构化险“硬骨头”。一方面,强化对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贴息和低成本资金支持,通过畅通资本补充机制缓冲风险;另一方面,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下大力气摸清难点和堵点,加快高风险机构兼并重组,及时处置不良资产,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改革化险。

文/金观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