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埠头、古桥和缆船石蕴藏着历史密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12:00

芦墟古镇的“观音兜”山墙

7月10日

探访芦墟

那些沉积在历史书里的人物仿佛栩栩如生走来

老墙门、跨街楼好像穿越到上个世纪

7月10日上午,“青睐”一行告别黎里,前往芦墟古镇。伴着风声雨声到达芦墟,放眼望去,没有开发的芦墟,更加古朴安静。

张舫澜先生早早在桥头角亭等候大家,今年86岁高龄的老先生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舫澜收藏、挖掘吴文化,对南社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直到今天,仍在为抢救、保护芦墟民宅、芦墟山歌而奔走。

沿着蜿蜒的市河行走,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映入眼帘,路边有各色蔬菜、鱼鲜摊铺,烟火气十足,仿佛一下穿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光景。

2bt15_b.jpg

大陵桥

张舫澜告诉大家,芦墟古镇有不少古民宅,当地人叫老墙门,比如唐家墙门、柳家墙门等等。每一座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青睐”一行撑伞走过小桥,一座样貌特别的山墙高高耸立,引人注目。原来这种山墙有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观音兜”。举目细观,真像一位高大的观音大士立在那里,延展的盾形山墙,为人们遮蔽风雨。

穿过观音兜,陈家墙门到了。张舫澜介绍说,这座明末清初典型的江南大宅,原本是五开间临河四柱牌楼,跨街楼后三进门楼,最后一进带花园,靠后河有船棚。这种庭院深深、前后临河的宅所,是名门望族的标志,正是从这类墙门里,读书声延续了江南的文脉。

陈家的后人专门过来,带大家参观老宅。他介绍说,到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第十四代了。厅堂正中,悬挂一块“德余堂”牌匾,三个大字彰显出主人的文化底蕴。2010年,陈家后人在整理第三进老屋时,发现厅堂的楠木大柱,还有一座六扇硕大的后厅屏风门,门高有4米,宽半米。陈家后人集资,对老宅慢慢修整,保留下原汁原味的古建风貌。

驻足细观,在漆皮斑驳的退堂门上,漆书一副“箕裘事业辉金屋;钟鼎家声振玉堂”的对联,历经300多年,书体依然清晰,可见造诣深厚,更显出老宅历史悠久。

告别陈家墙门,来到建于民国的沈氏跨街楼。它坐东面西,前后临水,共五进。第一进船厅,船厅与第二进门屋构架成跨街楼,人们行走其中,下雨天不用打伞不会湿脚。第二、三、四进天井以石板铺设,存有两座砖雕门楼。张舫澜带领大家穿过细长的弄堂,零距离逐一观赏砖雕门楼,古代工匠的建筑意识、建筑技艺,令人叹服。

刘海戏金蟾

“唐九如史迹展”第一次亮相便与“青睐”相遇

沿河雨中漫步,跟随张舫澜来到夏应祥故居。这位早期南社社员,是柳亚子的挚友,柳亚子到芦墟常到他家与社友们聚会。这处居所即是清乾嘉年间的灵芬馆,至今保留着主人频伽当年手植的腊梅。

就在大家欣赏古腊梅时,雨势突然变大,房主张先生请大家进屋避雨。张舫澜展示自己珍藏的夏应祥老照片,儒雅风度令人感叹。片刻,雨过天晴,与主人告别。他特意从豆棚瓜架下,端出几盆自己培育的腊梅树苗,送给喜欢的会友。捧着240年历史的古腊梅,青睐会友如获至宝,特别开心。

作为分湖诗社社长,张舫澜指着小桥流水笑言,当年,夏应祥积极参与分湖诗社的创建,隔着河岸,与诗友举杯唱和。平时还在家设馆授徒,不少南社文友都把子女送到灵芬馆读四书五经。

沿西栅廊街慢行,曲径通幽处,唐家墙门到了。这座六进深的宅门完工于1928年,中西结合的第五进门楼令人眼前一亮,带有两圆柱、三角尖顶的西式造型上,立面浮雕着“松树灵芝图”,亦中亦西,别致古朴。正厅堂名为“宁俭堂”,是与砖雕门楼的“勤俭家声”为应。

吴江区南社研究会会长俞前向“青睐”表示欢迎,并带大家参观导览“唐有烈生平展”。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个才刚刚布展完成的展览,今天第一次亮相便与“青睐”相遇。唐家是芦墟名绅,次子唐有烈,字九如,自小爱好文学,是南社诗人,与柳亚子关系甚笃,民国年间赴京到朝阳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国民政府水利部门工作。

嘉宾张舫澜讲解跨街楼

南社凝聚的人文精神将永远闪耀

观展结束,穿过精致的厅、楼,来到一处窗棂映影的厢房落座,俞前与“青睐”进行了诚恳的座谈交流。他坦言,南社经历过1909年成立南社、1923年成立新南社、1935年成立南社纪念会三个时期。在历史长河中,南社精神体现为承前启后的人文情怀,心系民众的进步追求,振兴中华的家国担当,南社那一代人,不断有历史人物进来,大浪淘沙,砥砺前行。

自2015年吴江成立南社研究会以来,俞前深切体会到“南社”这个宝藏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传承,比如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鲁迅、邵力子等南社人传播新思想,促民众觉醒,鲁迅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送给柳亚子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有三处房子都与南社人有关: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革命报刊、中共一大会址李书城的住所李公馆、陈独秀与沈玄庐等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寓所;还有叶剑英、朱德、张闻天等领袖人物的老师,也都是南社成员;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的也有很多南社人,柳亚子、何香凝、马叙伦、沈钧儒、沈雁冰……

“讲这些人和事,并不是在于说南社多么厉害,而是说南社凝聚的人文精神,将永远闪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册中。这几年我们出版了《天下南社》《南社演义》等书籍,现在又把陈列馆做起来,就是为了弘扬南社精神。今年是新南社成立100周年,我们一方面在当地研究、挖掘南社文化,一方面也希望多走出去交流。”俞前话音未落,现场响起掌声。

时间过得飞快,走在回程的石板路上,再次回望雨中的芦墟古镇,那些曾经沉积在历史书里的人物,仿佛栩栩如生走来。

摄影/章治平 江南东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寻访|明暗交流浦江嵩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寻访|明暗交流浦江嵩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寻访|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凝眸D2:踏寻金庸、徐志摩、王国维的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寻访|张家口的四百年互市 “因武而生,因商而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寻访|张家口的四百年互市 “因武而生,因商而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青睐|在黎里,被两位老人的人生态度感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6
青睐|在黎里,被两位老人的人生态度感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6
寻访|探寻北京“园中园”之雅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