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版图“三足鼎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基金
证券时报 2023-02-27 11:01

历经25年发展,中国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产品和公司数量、股东来源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区域分布至今仍沿袭着京沪粤“三足鼎立”的格局。最早的“老十家”自不必说,即便是在其他地方注册的后起公募,也纷纷将办公地点挪往京沪粤。基金公司之所以扎堆于这些区域,主要是为了发展协同,即与所在区域的其他经济主体(如金融机构、交易所、上司公司等)形成充分的金融配套。

在较长时间的聚集之后,京沪粤三地公募也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比如,谈及上海公募,“高大上”“国际范”等词语往往令人脱口而出,广东深圳因坐拥众多创业型公募而被贴上了“草根”标签,北京公募则更多地与“股东背景强大”联系在一起。公募的地域特征除了给人感性直观的印象,还有理性客观的内容。证券时报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三地公募的权益和固收产品占比,明显地体现了各自的整体风险偏好。

超八成公募扎堆京沪粤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下称“天相投顾”)以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基金公司注册地为口径,从公司数量、管理规模等维度向证券时报记者呈现了市场上15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现状,中国公募版图也得以一目了然。

具体来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分别为24家、69家、39家,合计占比全国总数在85%以上。公募的区域分布不仅较为集中,且在时间上还呈现持续性。比如,2020年以来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均选址京沪粤三地,且以上海和北京作为主要注册地,两地新成立公司分别为6家、4家。而成立于2000年前后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更多选择了广东和上海,两地分别有5家、4家,仅华夏基金一家在北京注册成立。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按照资产净值全口径,北京、上海、广东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5.58万亿元、9.46万亿元、9.35万亿元。

同时,天相投顾将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划分为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划分为固收类基金,以此为据描绘出了公募基金更为详细的区域规模特点——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更偏好风险收益相对较高的权益类基金,该区域公募基金市场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达31.79%,明显高出北京的26.32%和广东的30.03%;而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基金风格以偏稳健为主,固收类基金占比达72.99%,明显高出上海的66.98%和广东的69.13%。

近年来,京沪粤毗邻地区诞生了不少基金公司。Wind数据显示,瑞达基金、兴业基金、兴银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的注册制地均选在了与广东毗邻的福建,去年底获批的汇百川基金注册地为海南,同样与广东毗邻;浙商基金、永赢基金、南华基金的注册地同为浙江省,今年2月成立的苏新基金注册地为江苏省,均与上海毗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京沪粤毗邻地区注册的基金公司,依然将办公地点选择在了京沪粤,比如兴业基金和兴银基金均选择在上海办公。另外,益民基金注册地在重庆,但办公地点选在北京;国新国证基金(原华融基金)注册地在河北雄安,办公地点也选择在北京。

显而易见,后起的中小基金公司在向京沪粤靠拢,这和早期成立的老一批公募有着共同的原因,即区域发展协同配套,这也是了解中国公募区域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区域联动形成经济配套

“观察中国公募的地域分布特点,区域联动是个不错的视角。”允泰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以京沪粤为聚集地,与所在区域的其他主体一起(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非上市重点企业、证券交易所等),形成了较为兼容的金融配套,只是每个地区基金公司的集中度有所区别。付立春认为,京城基金公司基本是在北京当地,以一己之力与京津冀形成配套;沪上基金公司林立,但周边的江苏和浙江也有一些中小公募,一起对长三角形成覆盖;广东基金公司主要是在广州和深圳,但佛山和毗邻的福建、海南等地近年也有新公司诞生,一起对珠三角乃至整个华南区形成经济配套。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三地公募的发展整体呈现了金融深化适配经济增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的基本特征,但各地发展也有差异化。比如,注册公司的数量是上海领先于北京、广东;资产规模方面上海也是趋于上升,与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定位是匹配的。不过,从单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来看,广东、北京的大公司占比较高,上海的中型公司较多,二十年来这一趋势一直没变。

就具体公司来看,嘉实基金注册地在上海,但实际办公在北京,业内一般视为北京公司,天弘基金、银华基金等也是如此。以此为口径,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末北京、上海、广东公募的前十名非货总规模分别为2.73万亿元、3.37万亿元、4.54万亿元,领头公司的规模分别为7103.63亿元、5864.08亿元、9783.01亿元,末位公司的规模分别为839.82亿元、1913.91亿元、1101.72亿元,中位数规模则分别为2125.05亿元、3082.45亿元、4694.21亿元。由此可见,北京公募的规模梯队最明显,上海公司的规模整体较为均匀,广东公募的聚集效应则最强。

魏凤春还说到,从产品和业务创新来看,广东公募基金相对更加积极,对市场的引领作用更强。天相投顾统计了近三年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基金数量及规模的分布发现,上海和广东两地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在这两个维度均保持一定领先性。比如,在第一批公募养老FOF产品中,约42%来自上海基金公司,广东、北京的公募则分别占比35%、18%;首批REITs产品方面,广东、上海两地基金公司的数量占比均为33%左右,北京占比则约为22%。“由此可见,在基金行业新政策颁布及新产品落地之际,京沪粤三地公司均快速响应,积极布局新产品,具有较强的信息有效性和较高的产品落地效率。”

地域属性未来继续深化

需要指出的是,区位因素在基金公司发展过程中是个大变量。除了上述宏观分析视角,还有更为微观的视角。综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来看,股东背景、市场化氛围、经商环境等均是被提及的共同因素。

“北京公募最大特点是股东背景很强大(尤其是银行和国资背景的基金公司),各方面资源很丰富。”某中型公募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类公募的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较为低调,动作不会很大,但发展较为稳健,甚至某些细分领域可能还是隐形冠军。这些公募平时可能很少上“热搜”,但它们的名字一旦说出来,业内人都是知道的。但从规模上看,北京公募的分化情况较明显,头部公司很大,尾部公司很小,中等规模的公司也比较少。

付立春认为,北京的大型国有基金公司较为突出,此外还有不少依托央企股东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容忽视,这与北京金融管理中心的定位是契合的。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基金公司数量最多,对长三角辐射力较为显著,除了国有企业外,还有不少外资和民营成份基金公司。广州和深圳的基金公司股东成份更为均匀一些,除了头部公司,还有不少有地方特色的基金公司。未来,这些基金公司的地域属性会更加明显,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天相投顾基金研究中心认为,京沪粤在区位特点上各有不同,上海和广东的基金公司整体上是高速度发展,北京地区基金公司的发展态势则偏于稳健。相对应的是,上海和广东的外向型经济较为突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依托于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相对占优。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更为发达,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天相投顾以京沪粤规模最大的三家公募为例分析,认为华夏基金在发展中更具合作精神,富国基金更具创新精神,易方达基金更具进取精神。比如,华夏基金立足本土优势探求国际化发展之路,与国际机构在养老金研究、因子投资等领域开展合作;富国基金在各个产品创新节点均率先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先行经验,比如2008年10月推出国内首只创新封闭式债券基金——富国天丰,2013年发行国内第一只浮动费率债券基金——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等;易方达基金目前规模管理排名第一,获得多项业务资格,还是国内较早开展责任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

在魏凤春看来,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公募基金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的动力和能力的激发。股东关系、券商保险、银行渠道等先发优势在一定阶段可以帮助公司发展,但不会根本确立公司的市场地位。三地公司的市场地位,本质上还是要靠长期的价值发现、客户体验等,通过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来完成的,当然公司平台价值形成的惯性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以广东、上海为主的很多中小公募基金逐步形成专精特新的商业模式,在工业化与数字化时代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券商系公募再次扩容!这家公募基金,获批设立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10-01
又一公募总经理变更!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证券时报 2024-07-02
公募老将、私募基金经理联手创业!
中国基金报 2024-05-10
公募基金阵营扩容 多家新公司宣布展业
上海证券报 2024-03-02
又一家!华泰保兴基金总经理离任,年内公募老总变更数已超去年全年
澎湃新闻 2023-12-08
券商系公募再添一子 两大信号折射行业新趋势
证券时报 2023-12-04
券商系公募再落一子!注册地选在这儿,什么信号?
券商中国 2023-12-03
基金分仓佣金砍一半?多家头部公募回应:在观望
中新经纬 2023-0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