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现场丨延庆方舱变“暖舱”,温暖而有光
北京延庆 2022-12-06 17:13

清晨,延庆方舱医院里的棚顶灯依次亮了起来,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在明显好转。早餐很丰盛,牛奶、鸡蛋、清粥、包子……方舱里的一日便在早餐的香味里开始了。

640.png

延庆区方舱医院自11月23日投入使用,设有200张床位,收治人员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为主。

医生 王萍:“大部分的患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我们会采取对症支持,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加强休息,适当运动,恢复机体免疫力,消灭体内病毒。”

640-1.png

目前,延庆区共安排63名工作人员进驻方舱,包括37名医护人员及26名运维、保洁等保障人员。为保障方舱内24小时有人值守,工作人员以6个小时为一个班次排班,每天4个班次,每个班次进入方舱9-13人,其中,医护人员4-7名。

640-2.png

在方舱医院,每名医护人员都是多面手,身兼数职。一早一晚查看体温监测,询问患者身体状况,测量脉搏血压,定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对于方舱里的老人和孩子,医护人员总是多关注一些,不时询问一下老人的身体状况,叮嘱孩子父母注意事项,问一问小朋友的情况。他们偶尔还充当心理疏导师。刚进入方舱的患者难免紧张、住了几天的患者有些烦躁,已经治愈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患者归心似箭……虽然方舱医院仅仅启用数日,但是医护人员很快了解了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关心、适当疏导。细心的医护人员甚至会提醒鞋带松开而未发觉的患者,系好鞋带不要摔倒。

640-4.png

交接班是医护人员最忙碌的时候。整体查看一遍患者的情况,做好记录,然后把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向下一班的医护人员交代清楚,每个环节一丝不苟。11月29日晚8点,正是王萍大夫交接班的时间。“这个小朋友说肚子疼,没有过敏史,已经做了检查……你晚上再盯着点。”王萍把一位小朋友的情况仔仔细细地向下一班医生一一交代。

方舱里,大家统一的行动是每天上下午的健身操。壁挂的大屏放出轻快悦耳的旋律,健身操很有特色,是一套花样滑冰广播操,动作简单却揉进了很多花样滑冰经典动作,很受方舱里年轻人的喜欢。大家伸臂、抬腿、旋转 ,尽量舒展身体。“多做运动有利于恢复身体。这套操的运动量也并不大,非常适合大家。”王萍说。

640-5.png

每天晚上10点后,方舱里患者休息了,负责方舱运维和保洁的工作人员则忙碌起来,他们要把患者居住区外的公共区域整体再消杀一遍。喷壶、拖布、消毒湿巾……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拿着各种消毒设备,认认真真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消杀。方舱内的室温按患者舒适的温度设置,对于身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说确实是太热了。但工作人员毫不在意,拖地抹桌,十分用力。消毒后的公共区域,连地面看起来都十分光亮。值得一提的是,方舱医院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把鲜红的党旗插到疫情防控最前线。

区卫健委副主任、延庆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 丛志辉:“方舱医院保障是区委、区政府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在筹建方舱伊始,我们第一时间就成立了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

640-3.png

目前,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9名,党支部将舱内62名工作人员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用实际行动和无畏担当,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党龄2年的年轻医生卢毅就是第一时间要求进驻方舱的医务人员。“得知需要进驻方舱,我们医院的党员都积极报名。”卢毅说,“作为党员,就是要到党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在方舱,卢毅事事冲在前,重活儿抢着干。“这是党员应该做的。”他总这样说。“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患者,同时也会做好自身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让所有人安安全全、健健康康,顺利出舱。”

“我们方舱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6个小时换班。”王萍说。这也就决定了,每个人每天上班的时间都不同,今天是上午8点开始上,明天就是下午2点开始上,后天再是晚上8点开始上,大后天又变成了凌晨2点开始上,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样上完4个班,他们可以休息一天。但在休息日,他们要在工作人员驻地的酒店里为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因为方舱内的工作人员要坚持每日核酸检测。作息时间不固定,增加了疲劳感。“最明显的是掉头发。”王萍笑着说,紧跟着她又补了一句“开个玩笑”。很显然,她并不想让大家担心。

640-6.png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都在逐步康复。

“我进方舱已经4天了,症状基本上都消失了,现在状态很好。”

“这里挺方便的。我来的时候有点仓促,没有带拖鞋,护士小姐姐帮我找了一双,还细心地告诉我已经消好毒了,让我放心。我感觉凡是患者需要的,她们都提前想到了。”

……

截至12月3日晚,已有37名患者治愈出舱。延庆区方舱医院运行正常,陆续将有更多患者治愈出舱。

文/屿杉  房力云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