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露营这股热风,吹起了什么
解放日报 2022-07-25 11:08

今年,露营犹如一阵热风,席卷各大城市,成为人们消费体验的新载体。

社交媒体上,露营作为流量模块,与它有关的话题总是呈指数级增长。

而夏天的上海,城市年轻活力的集中体现,恐怕也离不开露营。滨江绿地、公园草坪、商场广场、农场林间,经常可见帐篷、野餐。从帐篷、充气垫、烧烤架,到露营灯、气罐炉、打火石,从烹饪器皿到潮流穿搭,从文体活动到游戏互动,似乎都能“露营化”。

露营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城市人蜂拥而至?冷静思量,这股热风能持续多久?它究竟吹起了什么?

新手与老手的本质区别

大学时代,老邓(网名)第一次参与社团的爬山活动。他对露营的第一印象是“体验不好”。夜晚,半山腰没有营地,同学们在路边找了块平地,搭个帐篷,睡在了睡袋里。浙江的山,冷风呼呼地刮,冻得他直打哆嗦。

后来老邓前往瑞典留学。当地夏天日照长,地形多样,户外玩法多。水上独木舟、滑雪、林地露营、越野徒步、长距离骑行等,他渐渐喜欢上户外活动,从新手进阶为老手。

回到上海几年后,他成为户外生活方式推广平台“Mounster山系文化”社群里的资深玩家,时常在平台上发布户外教学帖。

2021年春节,不少朋友留在上海过年,几个伙伴就在青浦乡村组织了一次露营活动。一些从没有玩过露营的朋友兴致勃勃,报名参加。

当天,有的新手只带了野餐垫、零食、自嗨锅,他们已经预订了民宿,本来也没打算在草坪过夜。老邓当场演示如何制作牛肉汉堡、煎饺。从腌制牛肉开始,再到用气罐钛合金露营锅烹饪。烟火气中,吸引了一堆朋友前来“围观”。带自嗨锅的几个朋友,看着牛肉从生变熟,两眼放光,几乎把羡慕写在了脸上。下午,阳光明媚,老邓搭了一个天幕,摆开桌椅、板凳,成为营地里的一道风景。夜幕降临,他点燃了篝火,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人生。

当时露营还没有“出圈”,大多都是新手。朋友们纷纷请教他怎么选帐篷、怎么买桌椅。还有人问他为啥会带凡士林。“凡士林有非常多的用途,冻伤、创伤、蚊叮虫咬应急可用,棉花和纸张沾点凡士林就是非常好的火绒。”

老邓还教大家怎么点篝火。在火绒上堆木屑、树枝,堆成山形或四边形,形成烟囱效应后,点燃火绒即可。他引导新手先用打火石、镁棒打火,实在不行,再用打火器。毕竟,当户外遇到打火器很难点燃的情况时,打火石和镁棒才是最靠谱的工具。如果徒步过夜,最轻量化的生活必需品里,小炉具、气罐和打火石等就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对老邓而言,露营是手段,不是目的。比如玩独木舟,在水边露营比较方便,或者山中徒步,中间需要过夜,他才会选择露营。

一个潮流文化刚兴起时,新手在社交媒体上一看,以为自己就能模仿,其实会犯许多错误。

资深户外玩家、“Mounster山系文化”创始人陈炫宇说,有些新手装备买得非常豪华,露营时却缺乏安全意识。上万元的帐篷搭好后,不垫防火布,直接就在草地上生火,这样不仅有安全隐患,还容易破坏草地。也有些新手扎好营地后开始野餐,留下一地垃圾不管不顾。专业人士有时会嘲讽新手“搬家式露营”,意思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带,目的是拍照,发社交媒体吸引眼球。网上的露营攻略,集中关注点都是设备、颜值、环境,是否能出好片,很少有人讨论怎么做对营地环境友好。

在上海,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强,一般大营地都有分类垃圾桶。而有些小营地,就非常考验露营者是否真的懂得“户外文化”。

老邓回忆,有一次,他去一个相对原始的水库营地露营,营地里有自来水管、上下水排污设计、公共厕所。但是第二天,当老邓一伙人下水玩桨板、独木舟时,发现水面上新浮起一层油花。原来,其他露营者野餐后没有集中处理生活用油,而是直接把油倒在了下水处,油顺着土地往水岸流,水面被弄花了。

陈炫宇认为,近一年来,露营在国内爆发式增长,以网红打卡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批体验者。它没有经历一步步发展的过程,城市人其实对户外生活的认知和常识远远不够。并不是装备到位、食材到位,能在营地住一夜,就算一个合格的露营者。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户外文化的发展、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市露营,玩的是精致

2016年,代铮创立了“早安野宿”品牌,主打非标住宿。他与合伙人在京北坝上草原经营一家帐篷酒店。生意火爆后,就在各风景区复制帐篷酒店模式。如今想来,这正是城市精致露营的酒店样板。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目的地方式的旅游难以持续。永久性的帐篷酒店,渐渐转换成临时性的精致露营。

露营,本是一种野外生存策略,实际上门槛很高,并不舒适。而这一拨火出圈的露营,大部分源自社交媒体上的美照:蓝天白云下、湖水山林边,挂着小灯珠的帐篷充当背景,美丽的野餐桌、有氛围感的露营灯、充满烟火气的烧烤架,加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的合照,简直是城市人心中理想的“诗与远方”。

这已经区别于艰苦的野外生存,它是城市人享受自然美景、户外美食,可以随意聊天互动,感受自由气息的一种新玩法,背后需要一整套精致的装备、营地的基本服务作为支撑,因此被冠以“城市露营”“精致露营”“野奢露营”等名称。说白了,它既要露营的户外氛围感,又要酒店般的精致服务,而不是纯粹的“野外吃苦”。

看透了这一拨露营的本质,早安野宿成为第一批尝试城市精致露营的机构之一。比如,与上海中心合作,在这座标志性超高建筑的某一层天台上布置露营场景,游客们可以在上海中心以陆家嘴“三件套”为背景,体验户外帐篷氛围的轻餐饮,还能观看露天电影。单人入场费约500元。该项目在社交媒体上一炮而红。

“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以露营为元素打卡拍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户外玩家。”代铮说。类似的场地合作,后来还延展到安福路老房子的庭院、商场品牌快闪店,内容可以植入黑胶唱片、潮人运动等多种玩法。

近一年来,早安野宿还在上海的商场开设了两家永久性露营餐厅。简单说,就是把餐厅布置成露营场景。原来城市处处皆可“露营”。

另一块主打领域,则是真正户外的精致露营。今年6月,上海解封不久,早安野宿迅速开启了与青浦太阳岛度假酒店合作的新营地。为期3天的“早安新势力露营大会”开幕。

太阳岛的草坪上,宠物、孩子四处撒欢。大人们坐在搭建好的天幕下,桌椅摆开,享受琳琅满目的美食。有经验的露营者,还点起了艾条用来驱蚊。有人安静地做瑜伽,也有人玩手工、看书。

草坪的集市区域,邀请来的商家一字排开,冰激凌、咖啡、微醺饮料等颇受欢迎。互动区,花艺课堂、手工课、艺术写生等文艺活动也有些创意,比如一见图书馆的摊位上,一张大布摆开,让来往的露营者每人写上几句话,续编一个故事,吸引了不少人趴在草地上奋笔疾书。

落日余晖下,餐饮区开始热闹了,原切烤串、小黑猪凤梨串烧、烫花串儿组合、天妇罗拼盘……烟火缭绕。同时,冥想体验、读书会、即兴喜剧、趣味摄影,伴随着现场乐队音乐响起。当然也少不了户外运动,如棒球、飞盘、亲子FIT竞赛、尊巴舞等。品牌商不忘推广自己的产品,有露营烧烤神器、造型好物、穿戴潮品、摩托车、房车等。

代铮说,早安野宿与太阳岛度假酒店采取的是长期合作运营模式,而非临时租借场地。露营大会上,品牌商提供的试吃、游戏、运动、互动体验均为免费,不再收费。如果自带一切装备,那么花费200元左右一个人的入场费即可,也可选择直接拎包入住搭好的帐篷,每一顶帐篷在1000元价位上下浮动。另外,还可以向服务台租借天幕、桌子、椅子、餐饮设备等。

大会上,有资深玩家的露营车里塞了满满当当的锅碗瓢盆。也有一头雾水的新人,在登记信息时租这个租那个,充满探索欲和好奇心。

代铮对记者坦言,疫情在家期间,本来有点焦虑,没想到自己在网上发视频,描述经营露营产业一路走来的各种经历,教网友如何避坑,结果1个月新增2万多粉丝,30%为全国各地的营地主,其中包括即将下场的营地主。6月解封后,已有几家新营地找他签约合作,还有多家餐厅前来询问如何打造“露营场景餐馆”。

宅家的日子,反而拓展了代铮在B端的客户。他可以为营地主提供规划设计咨询业务、装备团购集采和加盟业务等。此外,也可以与城市各大品牌、企业、空间主人合作,策划带有露营元素的商业活动、市集、团建等。甚至还可以打造多功能空间体验店,就像户外版本的“宜家”。

未来,早安野宿希望打通露营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一个覆盖全露营生态的产业闭环。

一步步升级的露营

今年5月下旬,柿子(化名)所在的小区成为“无疫小区”。得知可以出门的第一天,她就组织几家邻居去附近的公共绿地露营。

当时开不了汽车,邻居们用自行车拖挂露营车的方式前往。露营车里放了帐篷、气垫、充气沙发等设备。“感受到阳光、青草的气息,太美好了。”柿子感叹。帐篷、沙发搭好,摆出在山姆网购的零食,配上精酿啤酒,似乎就是幸福的生活味道。爸爸们去河边钓鱼,孩子中,1个小哥哥拉着露营车,让2个小妹妹坐在车里,拉她们兜风。妈妈们则坐在垫子上聊着家长里短。

那日天气刚好。临近中午,越来越多的人来了。到了下午,这个此前一直无人问津的普通绿地上,开始有人打迷你高尔夫,有人骑自行车,有人踢足球。“各种你觉得平时不会出现的场景,都一一出现了。大家对户外活动太渴望了。”柿子感叹。

其实露营一直是近几年城市生活的新风口、新赛道,但疫情防控常态化似乎添了一大把火,加速了它从小众忽然变成爆款。

柿子说,2020年时,她还是个露营新手,去公园玩,看到好多人在草地里搭帐篷,就去迪卡侬买了个最便宜的小帐篷,大约400元,相当于公园野餐垫高级版。

2021年“十一”假期,辰山植物园在公众号上发布了露营节活动。柿子立即报名。活动当天10点签到,她先带小朋友参观植物园里的温室、矿坑花园等,接受科普和自然教育。白天,植物园的打卡点很多。下午4点,全家在主办方指定的大草坪上搭帐篷、给睡垫充气、铺上小被子,有种“过家家”的感觉。主办方不允许用明火,有美食套餐提供。不过柿子灵机一动,叫了肯德基外卖,直接送到公园门口。这一招被其他露营家庭看到后,纷纷效仿。

晚上6点半,主舞台演出活动开始,气氛热闹起来。正值国庆节,亲子家庭一起唱歌、表演小提琴、跳集体舞,最后集体合唱的节目中,五星红旗的旗浪从草坪的每个人头顶上拉过,活动达到最高潮。小朋友们的友谊建立得很快,不到一会儿就开始互相“串帐篷”。晚上10点,园区熄灯。面对陌生环境,有人睡不着,帐篷外时不时能听到窃窃私语。

柿子说,自己就是在一次次露营中不断升级能力,积累经验。原本今年计划去长三角的一处滑翔伞基地露营,如今因疫情有所反复而搁置。

辰山植物园的露营活动,其实也在不断升级。2020年5月,园方携手“蚂蚁亲子”品牌举办辰山首届草地户外露营节。2天1夜的形式,100组名额放出去,几乎被“秒”光。辰山植物园的优势在于,有植物学、昆虫学的专家带着小朋友进行自然科普教育,游园活动、亲子互动、寻宝拓展等内容比较有特色。后来在一些特殊节假日,比如有狮子座流星雨的那天,主办方举办了植物园里看星空的活动,颇受好评。

今年,辰山植物园联合“蚂蚁亲子”想进一步拓展露营内容,不仅帐篷升级,营地设备、配置也进行升级,气垫床、收纳箱、露营桌椅、露营灯等,精致露营装备一应俱全,还计划定制餐食,推出“辰咖啡”,可选择拎包入住或不过夜等不同套餐。

原本计划3月在辰山樱花林下推出赏樱露营,活动名额早已爆满,后来因疫情而取消。但是主办方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运用植物园的资源优势,打造亲子、教育、自然科普类的露营,倡导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未来可为之处很多。

国产品牌入局

松江窄小的乡间道上,田野与村居点缀其间。不起眼的小桥尽头,一扇铁门拉开,静谧的农场,也是如今露营达人们中意的露营地展现在眼前。

湖边的一块泥地里,几个精致的露营帐篷和天幕坐落在此。桨板、独木舟、快艇等项目成为水面的一道道风景。一看,这里就是露营老手们的聚集地。而其中最为“拉风”的,不是什么顶级帐篷,而是一辆上汽大通今年新出的露营汽车:MAXUS旅行家RVLIFE露营版。

它的身量约等于小型商务车,刷上了时髦的复古绿。比起上汽大通此前主营的房车,这款露营车相对轻巧多了,取消了卫生间设备,内部结构相对简单:除了驾驶位,就是宽敞的双排后座位、L形桌面。如果把后排座位放平,它们就成为带乳胶床垫的舒适双人床。

这样的设计一看就是为城市轻量化露营打造的。L形桌面内嵌冰箱、微波炉等可供选配的电器。它其实相当于小汽车+一间空调睡卧,不用再携带复杂的帐篷、气垫等,睡眠环境可谓露营“天花板”,即乳胶床垫+空调。车辆侧面板拉起来,就是一个小型天幕顶,可以外摆桌椅。车顶上方还能携带帆板、加装太阳能板等装备。这辆露营车引来了附近露营达人们的围观,听闻总价约20万元,不少露营爱好者表示有点心动。

露营的火爆,其实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有很强的刺激。不仅仅是文旅行业的营地主,美食、运动、艺术等领域都衍生出新赛道。而装备方面,各大国产品牌纷纷入场。如果说房车是露营的天花板,那么还有貌似不起眼的潮流服装、露营灯具、器皿、野外生存类设备等,也开始变得繁花乱眼。

露营达人说,多年前,国内只能买到欧美品牌的露营设备,价格动辄上万元,有些甚至还要托人从海外“人肉背回”。后来,日韩的露营装备在市场多了起来,人们有了更多选择。

而今年,国产品牌露出端倪,有些还特意围绕“中国生活方式”进行创新设计。比如蒙古包造型的帐篷、卯榫结构的折叠桌椅、竹器做成的器皿等。露营的烹饪器具,也不再局限于烧烤炉、牛排架,有国产品牌特意研发中国式生活美学的露营用具,比如露营茶具、蒸笼、炒锅等。

或许,现阶段的城市露营中,有一部分人只是为了凑热闹、凑社交话题。视觉元素、打卡拍片还是主要目的。也或者,它只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野餐、民宿、文旅活动的替代玩法。泡沫未必长久,迟早会有被挤出的一天。但年轻人向往“诗与远方”的户外生活,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片刻时光,却是时代大势所趋。

新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爆火到沉淀和稳定的过程。露营提供了一种新的户外生活美学,也为从重量级装备到轻量级服务的各产业,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领域,拓展出了新的附加值和可能性。

文/龚丹韵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露营凉了?五一假期,记者实地调查——升级版露营,依旧供不应求
钱江晚报 2024-05-03
生活|这些国家流行的特色露营方式,你pick哪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天幕占地大安全隐患多遭吐槽 上海发布相关指引规范帐篷露营地管理
解放日报 2023-05-17
露营逐渐在上海郊区走热 露营基地:镜头前静好 镜头后投诉多
解放日报 2023-04-10
北京出台帐篷露营地发展意见 “野景点”禁止露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9
露营获政策力挺 全产业链享红利
北京商报 2022-11-22
秋冬“露营热”持续,多地出台规范助力业态规范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2-10-18
87%,4614%,519%!露营经济,火爆出圈!你“踩雷”了吗?未来如何持续
上海证券报 2022-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