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迎三年解禁期 10家公司849亿延期解禁意味着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8 11:51

科创板开市三年,首批25家企业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迎来解禁。7月22日成了重要的时间节点。

25家科创板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市值超2300亿元,这是本周单日解禁市值最大的一天。

截至7月15日晚,至少有10家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承诺不减持或延长锁定期,涉及股份市值超800亿元。

截至上午收盘,承诺延长锁定期的容百科技上涨4.74%,中国通号上涨1.59%。

7月22日原计划解禁市值2343.99亿

科创板面临一定压力。

据兴业证券统计,今年科创板解禁规模达11048亿元,高于2020年的8291亿元,略高于2021年的10901亿元。若剔除上市首日即解禁的首发一般股份及首发机构配售股份,今年科创板解禁规模为10166亿元,相较于过去两年的7459亿元和3835亿元显著增加,其中今年7月科创板解禁规模2733亿元,为过去三年单月解禁规模峰值。

其中,7月22日又是科创板集中解禁窗口期,若不剔除延长锁定计划涉及的股份,25家科创板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市值达2343.99亿元,是7月单日解禁市值最高的一天。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7家科创板公司解禁市值超百亿元,粗略计算,合计超过1453亿,其中解禁市值排名前三位的科创板公司,合计解禁940亿。其中中微公司解禁市值最大,本周将有2.87亿股上市流通,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高达328亿元。澜起科技的解禁市值排名第二,高达321亿,中国通号和杭可科技分别为290亿和204亿。

据了解,华兴源创解禁比例超过80%,达到82.14%。杭可科技、南微医学、中国通号和天准科技,解禁比例分别为71.84%、66.8%、62.37%和61.79%。

849亿股份市值暂不解禁

截至上午收盘,承诺延长锁定期的容百科技上涨4.74%,中国通号上涨1.59%。

7月15日晚,至少有10家首批科创板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涉及股份市值达849.31亿元。

5家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承诺延长锁定期,涉及股份的市值达637.8亿元;5家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承诺不减持,涉及股份的市值达211.51亿元。

在承诺延长锁定期的公司中,中国通号、容百科技等涉及股份参考市值均超200亿元,其中,中国通号控股股东通号集团承诺,延长限售期6个月至2023年1月21日,在延长的限售期内,通号集团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中国通号A股股份(66.04亿股),涉及股份参考市值为290.59亿元。

容百科技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容百,实际控制人白厚善及其一致行动人容百发展、容百管理、容百科投、遵义容百合伙承诺,直接或间接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共1.71亿股,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至2023年1月21日,涉及股份参考市值为240.6亿元。

也有公司承诺,解禁后不减持公司股份,其中,华兴源创、交控科技、天宜上佳、嘉元科技4家公司均承诺,控股股东或实控人限售股份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1700亿市值待解禁

据市场统计,虽然有637.8亿市值承诺延长锁定期,但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仍有1700亿市值待解禁。

具体来看,7月22日,将有21家首批科创板公司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排名前两位的中微公司、澜起科技解禁股份参考市值超300亿元,杭可科技超200亿元,西部超导、华兴源创、南微医学等均在百亿以上。

解禁规模最大的中微公司,其半年报业绩表现不错。其限售股份约2.87亿股将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6.64%。

中微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表示,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2,000万元到48,000万元,上年同期39,663万元,同比增加5.89%到21.02%,营业收入约19.7亿元,同比增长约47.1%。

截至7月18日,中微公司今年股价下跌了9%。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对外界表示,由于解禁以及后续潜在的减持压力,基本面较弱的个股在大规模解禁时往往表现不佳。但是多家科创板公司控股股东延长锁定期或者承诺一定时间内不减持,可以增强各方对公司未来发展和行业前景的信心,减少市场情绪带来的抛压。

拉长科创板的时间背景可以发现,科创板已逐渐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成长性凸显。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增幅领先于A股其他板块。今年一季度,科创板业绩也领先其他板块。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喜(预增、略增和续盈),大全能源业绩增幅最高,为344.28%。7月15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配套业务指南,做市商业务将进入实操阶段。

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对外界表示,长期来看,科创板向好趋势不会改变,驱动科创板的核心是中国新一轮科技周期以及中国优势科创产业的全球突围。而且,参考当年创业板经验,解禁后市场压力得以释放,伴随着上一轮中国科技产业升级,成为彼时创业板结构性牛市的起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