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洁的皮肤上,突然出现一片片疹子,随后不断鼓起一个个脓疱,人们惨叫着拼命抓挠自己,倒在地上抽搐然后死去…… 幸好,这只是科幻片或恐怖片里,经常用来展示某种病毒有多么凶恶的桥段而已,原因自然是“脓疱”这种症状足够清晰易懂,又有视觉冲击力。
而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很多病毒会让人在感染后起脓疱(当然,过程绝不会像电影那么快),最近经常出现在新闻里的猴痘,就是其中之一。那么猴痘到底是什么病?我们需要为此担心吗?今天就简单聊一聊。
01
猴痘到底是什么?严重吗?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人畜共患病,罪魁祸首是猴痘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下的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的正痘病毒属,同属病毒的命名常与感染的动物有关,像什么兔痘、水牛痘、骆驼痘……而同亚科的病毒命名也有很多是这个风格,像什么鸡痘、猪痘、山羊痘……
人感染猴痘病毒后,症状包括皮疹、起水疱并发展成脓疱、发热、疲劳、肌肉痛等。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只要不出现严重并发症,即使只对症治疗或者不进行治疗也会自己好,但是少数人的病情可能会很严重,发生虚脱、衰竭而死亡。
而且猴痘的病死率并不算低,视毒株和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死率约为1%-10%,对儿童来说尤其凶险。不过,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猴痘本身是比较罕见的疾病,而且主要分布于中非、西非地区,对我国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
02
猴痘到底怎么传播,是性病吗?
提到猴痘,我们一听就会觉得因为猴子是病毒的主要传播者,所以起了这个名字,但事实上猴子有点无辜……猴痘病毒的确能通过很多动物(也包括猴子)传播给人,但目前一般认为啮齿类才是猴痘的主要传播者,猴子只是不幸背了这个锅。而猴痘病毒传染给人,很多都是因为人类接触了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所致,以前的跨国传播案例里,也往往与动物运输有关,这其实也提醒我们,应当保护好环境,同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同其他很多病毒造成的传染病类似,猴痘病毒也需要借助动物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开来。像携带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其他染病的动物、猴痘病人都有可能导致传播。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近日爆发的猴痘病例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身上,很多人可能据此认为猴痘是一种性病,并且将该病的流行怪罪在这些性少数人群头上。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恰好有一群性少数参加了同一个聚会而已。猴痘传播途径不少,飞沫、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都有可能传播猴痘病毒,所以说猴痘并不是一种性病,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猴痘也有潜伏期,约为7-14天,为了保险起见,英国规定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21天。
03
天花和猴痘到底有什么关系?
天花疫苗能防猴痘吗?
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经常被相提并论,它们确实关系比较亲近,都是正痘病毒属的。但从杀伤力上来说,二者却相差很大。
前文说了,目前看猴痘的病死率在1-10%,而天花则可达30%,而且天花的R0可达3,也就是说在无疫苗接种、无防护的情况下,1个天花患者能传染给3个人,正因为如此,天花在被人类彻底消灭前的100年里,杀死了约5亿人。
幸好,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对付天花的人痘、牛痘的方法,最后终于研究出了针对天花的疫苗,于是天花节节败退,到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世界内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因此1980年以后,全球都陆续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
那么,天花疫苗和猴痘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由于猴痘病毒跟天花病毒关系比较近,接种过天花疫苗后,同时能获得对猴痘病毒的保护,目前估计约有85%的保护率,也有研究者认为保护率其实没有这么高,但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4
猴痘来了,我们需要担心吗?
在我国,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及疾控专家,当然需要谨慎对待,关注猴痘疫情动态,并且进行一些未雨绸缪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则不用对此紧张,注意不要去疫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即可。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猴痘的传染效率并不高,目前据专家估计,其R0约为1-2,也有专家认为猴痘病毒R0甚至不到1,总之猴痘的传染性,跟奥密克戎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控制起来难度小很多。
其次,就如前文所说,在我国,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接种过天花疫苗,而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可观的保护力。而常规的消毒手段也都能对付猴痘病毒,现在咱们这种天天戴口罩,洗手勤消毒的环境里,它也不容易掀起什么风浪。
另外,猴痘病毒被发现已经几十年了,陆续有小规模的疫情爆发,而这次猴痘疫情爆发在欧美,也很早就有了预警,而且猴痘病毒的检测、诊疗手段也比较成熟了,并不像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措手不及。
最后,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比较稳定,自然条件下不那么容易发生突变,比起三天两头冒出新成员的新冠病毒,可以说是个“老实毒”了。正因为如此,其疫苗研发起来阻碍更小,效果也会更好且更持久。
总结一下,虽然这次的猴痘疫情在欧美出现了社区传播,但我国群众目前其实无需为此担心,避免去疫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
作者 | 丁崝
审核 | 金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