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增长受阻 2022年新加坡经济复苏之路崎岖不平
新华财经 2022-05-26 16:42

新华财经新加坡5月26日电 新加坡政府近期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该国经济正受到供应链、通胀、海外市场疫情等多重因素困扰。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新加坡的经济复苏之路崎岖不平。

复苏步伐放缓

新加坡贸工部25日发布一季度经济调查报告,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幅从此前预估的3.4%上调为3.7%,环比增幅从此前预估的0.4%上调至0.7%。同时,贸工部维持2022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幅预期在3%-5%不变,但同时表示实际增幅可能会在这个预期范围的下半部分。

尽管第一季度的经济增幅上调,但其实并未超出市场预期,而且也低于前一季度水平。纵观近几个季度数据,新加坡经济增幅在去年第二季度飙升至15.8%之后就开始步步下挫,这一趋势也同样反映在该国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曲线之中。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建筑业增幅仅为2.1%,相比前一季度的2.9%又有下降,而去年第二、三季度的建筑业增幅分别高达118.9%和69.9%。新加坡服务业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幅是4.2%,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4.4%只是略有下降,但明显低于去年第二、三季度的11.5%和6.8%。

新加坡制造业是引领该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经济总共3.7%的增幅之中,制造业贡献了1.5%。去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经济总共6.1%的增幅之中,制造业贡献了3.1%。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制造业增长7.1%,相比去年第四季度15.5%的增幅低了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制造业增长对于新加坡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制造业增长不利,则新加坡经济复苏放缓。

制造业持续承压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制造业各分项行业,除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化工产业集群,都实现了产出正增长。

其中,电子产业集群的产出同比增长14.6%,远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增幅4%。由于全球半导体短缺,5G市场和数据中心又有强劲需求,这一产业集群下属的半导体制造业产出飙升17.1%。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却因为医疗设备出口需求下降等原因,产出同比收缩6.8%。而在前一季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产出增幅高达52.1%。

新加坡是一个小型开放式经济体,从电子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情况来看,外需是影响制造业产出增幅变化的重要因素。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整体经济的外需同比增长3.4%,增幅远低于前一季度的7.9%。

从与新加坡制造业有高关联度的非石油类本地产品出口(NODX)指标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的NODX只同比增长11.4%,不但低于前一季度的增幅20.1%,还低于去年全年的增幅12.1%。今年4月,新加坡NODX同比增长6.4%,同比增幅连续第5个月缩小并达到自2021年8月以后的最低水平,这说明制造业面对的海外需求增长乏力问题还在持续。

拖累制造业的不仅是外需乏力,还有通胀压力和供应链中断问题。标普全球新加坡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4月新加坡私营经济面对原材料、燃料和运输成本的集体上涨,其中制造业是整体投入成本涨幅最大的行业之一。同时,新加坡私营企业面对的供应链中断的问题加剧,供应商交货时间大幅延长。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新加坡采购与材料管理学院发布的制造业PMI虽有意外反弹,但仍然处于接近枯荣线的50.3这一位置,说明制造业只是微幅扩张。4月制造业产出增幅为6.2%,虽然略高于3月水平,但连2月增幅17.5%的个位数水平都没达到。4月制造业各分项行业中,电子产业集群的产出增幅继续下降至10.4%;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继续产出负增长,只是降幅缩小至1.1%;精密工程产业集群的产出增长3.5%,虽然扭转了前一个月下降1.3%的困境,但与去年全年增幅18.9%仍相距甚远。从这些数据来看,新加坡制造业这座经济复苏引擎还没有全功率启动。

外部环境喜忧参半

无论是外需、通胀还是供应链,新加坡制造业乃至新加坡经济面对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新加坡贸工部在一季度经济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削弱新加坡经济前景的四项因素,都与外部环境相关。

首先,乌克兰危机导致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以及重大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如果危机持续或升级,就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其次,如果新冠疫情再次暴发或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升级,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比预期更加严重,那么全球工业生产可能会受到比当前预期更大的限制。第三,如果发达经济体以快于预期的速度收紧货币政策,就可能造成无序的市场调整,让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加剧。特别是,从债务水平较高的亚太地区经济体开始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可能导致这些经济体的金融状况趋紧,并使其增长脱轨。第四,新冠疫情发展轨迹仍然需要关注。虽然许多经济体的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率已有所提高,但出现毒性更强的病毒毒株的可能性继续对全球经济构成风险。

对此,大华银行经济师颜圣充表示,乌克兰危机给新加坡经济造成的主要不利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风险。新加坡的能源需求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其主要能源来源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石油占新加坡经济能源消耗的86%,天然气占13%,煤炭和可再生能源占剩下的1%。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背景下,目前新加坡的通胀风险正在放大。另一方面,供应贸易中断可能在未来一年继续存在,特别是如果亚洲各地重新出现疫情风险,或者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升级,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加剧。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不匹配,以及全球运输和区域供应链瓶颈,已经导致供应链中断现象再次出现。此外,新的新冠变异毒株现在已在十几个经济体发现。证据表明,这些变异毒株造成的症状较轻,但可能会更有效地避开人体免疫系统,而且更具传染性。

不过,颜圣充仍对新加坡外部经济环境保持活跃抱有信心。他说,新加坡对大多数主要市场的出口仍保持韧性,这表明亚洲仍然相对不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新加坡NODX增长尽管放缓,但仍能对制造业形成支撑。此外,在全球贸易仍活跃的环境下,劳动力供应增加会利好新加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包括海事业、建筑业和特定的制造业行业。

华侨银行经济师林秀心则表示,新加坡各个行业前景各不相同。一方面,石油、化工相关行业将受疫情中海外市场需求减少的负面影响,水运行业可能会受到全球供应链长期中断和港口拥堵的影响。另一方面,电子行业将因为半导体需求强于预期而强势扩张,空运行业、旅游相关行业、面向消费者行业和专业服务业则将受益于防疫措施的放宽。

她说,展望未来,新加坡经济增长道路依然崎岖不平,特别是在应对通胀方面。新加坡金管局警告说,有必要为更多的市场波动做好准备,而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所有供给侧驱动的通胀压力。贸工部预测,新加坡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仍将在年内持续,而且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食品供应链中断。林秀心认为,新加坡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但有望在年底前达到峰值并回落。新加坡政府可能会保持强硬的货币政策立场,以对抗核心通胀上升,但也会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财政援助措施,来帮助企业应对结构性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并帮助新加坡民众应对生活成本上升问题。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和李主礼表示,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推高了从能源到食品的所有商品价格,主要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这些全球经济逆风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抑制新加坡的经济复苏并削弱该国经济增长。他们预测,新加坡非半导体制造业可能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冲击。同时,交易量减少可能会导致新加坡外向型的批发贸易业和运输仓储业放慢增速。蔡学敏和李主礼同样担心通胀会影响新加坡经济复苏。他们预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加坡的核心通胀率和整体通胀率可能在第二季度分别维持在3%和5%以上。(记者李晓渝)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