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林区的标志提醒游人
在全国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中,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建园以来,持续发力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
观音像是园内文化旅游重要标志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黄淦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999年建园初期,便对观音山18平方公里的生态资源进行了区域规划,根据山体走势、植被生长环境等划定重点保护区、生态核心区、适度开发区三大区域,并每年投入近千万元,加大对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尤其是名贵树木的保护,其中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2%以上。
公园内古树博物馆中的千年古树标本
观音山居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与港、深、莞、广等核心城市均在其1小时的经济圈内。2005年公园被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个民营的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被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授予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被评为国家4A旅游风景区。
20多年前,观音山只是东莞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山。在改革开放初期,这里与全国不少城市一样,建工厂办企业、盖房子做房地产成为回报最快最高的行业。
“当时,若不是我做出建公园的固执决定,今天的观音山或早被房地产开发了。”黄淦波说,“今天看,当时的决定虽然简单却也相当清晰,就是要守住好这片大自然赐于的生态山林不被破坏,由此带来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社会效益,将在未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黄淦波称,“刚接手观音山时,山上无路,也无任何基础设施,一切从零开始。建园以来,我们始终坚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先后投入愈10亿元,持续园区的美化升级,用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据了解,为保护生态,公园分时节进行园内土质改良和绿植改造。2019年先后种植7000棵沉香苗,8种开花的树苗3000余棵,以及上千棵樱花。为保护园内国家级的濒危植、动物,如粘木、白桂木、苏铁蕨、土蚕霜、金茶花、野茶树、金线莲植物和中华小鲵、穿山甲、野猪群等野生动物,园内安装了视频监控、护栏和百余块宣传警示牌,全天候对山林进行安全巡逻。
目前,公园内山水相依、景色秀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全国知名的养生和文化旅游之地。园内繁衍着近千种野生植物和300余种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作为绿色生态屏障,园内经常举办健康文化节、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全国散文大赛、全国诗歌节、万人相亲大会等文化旅游活动,引发公众参与热情。由此,公园也开始实现从“门票经济”向“文旅经济”的华丽转身,成为绿色生态保护价值的良好体现。
文/记者 潘旭临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