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接收全国台站数据和全球多个台站共享数据,实现全国2分钟内、全球10分钟内有影响地震的自动速报。
国内自动速报的平均位置偏差减小到10km,平均震级偏差0.2级。国外地震速报能力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在推进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台网中心主任王海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和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的国家级业务中心,台网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全国地震监测台网数据的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服务等全流程业务链,初步构建起感知系统、信息资源、核心应用和智慧服务的新一代业务体系,带动地震业务转型实现快速发展。
海量地震数据实现实时处理
2019年12月18日8时14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内江市资中县陈家镇。
“地震发生后仅仅8秒,就向成都地区发出预警信息,5分钟内产出地震烈度图。”台网中心副主任张锐说,台网中心已经实现川滇和京津冀预警示范区10秒级预警信息和30分钟级的烈度速报示范产出。
此外,在国内部分重点地区2级以上、大陆地区3级以上和海域地区4级以上地震基本参数信息2分钟左右的自动速报产出,10分钟左右的人工速报产出以及境外地区5级以上地震参数10分钟左右自动速报和30分钟左右的人工速报。
张锐补充说,台网中心采用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现代信息技术,初步构建了地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的池化、服务化,为地震业务应用提供了弹性扩展、高效便捷和按需使用的信息平台。
在应急响应方面,台网中心承担地震灾情收集整理和应急响应决策服务等。台网中心应急响应部副主任郑通彦介绍说,接到地震速报后,根据应急预案响应级别规定,迅速启动应急指挥大厅,通过视频会议与应急管理部、发震省地震部门和地震现场实现互联互通,评估技术系统自动产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专报,并根据基础数据库和计算模型,预估本次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和建筑物破坏情况,提供本次地震烈度和地震影响场等震区基本信息。
郑通彦指出,除了实现地震灾害快速评估自动编制外,震后30分钟内完成有影响地震震害快速评估等应急响应产品的产出任务和上报。“目前已实现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市县地震局、台站和地震现场等760个以上点的互联互通,震时可根据需要联通距震中最近的点。”
26项公共服务面向社会公众
“突发地震消息能在一分钟内覆盖上亿网友。”王海涛介绍说,这得益于台网中心与多家新闻客户端和大型互联网平台进行战略合作,搭建了较为快速完善的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王海涛说,自主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目前在几秒钟内全自动产出26项公共服务产品,通过企业微信、地震新媒体平台和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对接平台等实时服务于地震应急响应、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
另一个比较喜人的数据是,速报微博2019年阅读量累计超过27亿,点赞互动超过400万次,各项统计数据均位居全国政务微博前列。
记者了解到,台网中心还通过地震新媒体平台、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12322短信平台、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数字图书馆和地震知识分中心等对外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和数据共享。
建成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台网中心建成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这一平台可向社会公众和不同行业提供地磁、强震、重力、深部探测、地球空间观测、地壳应力环境、地震地质与地震动力学、地震灾情、定点形变、流动形变等观测数据。
据悉,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网站实名注册高级用户超过万人,年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提供了数据服务,在辅助政府决策、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网中心还建成地震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通过加工、整合地震领域的公开资源元数据,提供中外文科技论文、专利、标准、术语、科学数据、专家与机构等类型资源。”张锐说,通过打通多源异构数据资源间的关联,面向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提供地震领域海量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的查询和下载,地震术语百科检索服务,专家学术圈和知识图谱等知识应用以及中国地震背景分区和火山知识库等专题知识服务。
王海涛强调,下一步,台网中心按照“问题导向、体系设计、分步实施”的思路,针对防震减灾现代化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梳理短板弱项,牵引系统设计与研制建设;遵循设计蓝图,针对当前业务急需,分步骤分阶段开展信息系统建设,狠抓落实,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效益。运用体系工程方法,有序推进台网中心信息化建设落地,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文/记者 侯建斌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