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已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31 16:06

为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北京市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400元,目前一次性生活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已为本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78.106万元、23.13万人次。

按照民政部、财政部有关要求,北京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明确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首先是要进一步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对疫情防控期间中风险以上等级区域的低保家庭,除主动申请退出或救助对象死亡外,暂停开展低保退出工作,待其所在区域调整为低风险等级时再行恢复。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400元。截至目前,一次性生活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自2022年7月起,低保标准调整为1320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1980元/月。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本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78.106万元、23.13万人次。

本市不断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根据上述通知,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街道(乡镇)核准后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对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新冠肺炎确诊人员,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等。对遇紧急情况需立即进行救助的,可实施先行救助,事后补齐相关手续。

本市持续优化完善救助服务方式。按照要求,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全面了解辖区内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及时发现救助需求,跟进实施救助帮扶。简化优化救助程序,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申办服务。开展精准救助帮扶,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实施分类化、差异化救助,完善和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特困人员走访探视和照料服务,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收住率要保持100%。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截至1月底 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679万人 农村低保对象3338万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31
民政部:切实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31
民政部:切实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31
青海关注特困人员生活质量 提高救助供养补助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2-11-19
截至9月底,累计为困难群众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83.6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