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迈入体系化建设与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番,标志着行业进入以“适度超前”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前瞻布局 广汽“万桩计划”已突破20000桩
《方案》发布直指当前充电设施存在的布局不均衡、供给不充分等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优化升级。事实上,在政策正式出台前,部分企业已展开前瞻布局。广汽集团正加快实施“26能源行动”,构建“从矿到桩”纵向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其中,广汽能源作为用户端核心载体,三年来推进“万桩计划”,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4个城市的“快广近”充换电补能网络,截至2025年9月自营充电桩突破20000桩,1000V快充桩数位居车企第一,服务用户超700万。
同时,为配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其制定的《“百千万工程”(万桩进万村)三年行动规划》计划到2027年新建充电终端10000个以上,覆盖122个县、1609个镇,助力充电网络从城市向县域乡镇全面延伸。
在《方案》“适度超前”布局理念指导下,广汽已实现全国31个省、204个城市的网络布局,在核心城区初步形成“1公里范围内有站”的服务能力。其建设的“6纵11横”高速充电网络及千桩经济圈,也与政策中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要求相契合。
产品矩阵精细化 广汽以技术创新解锁用户收益
在产品体系建设方面,行业积极响应《关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中的“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建设布局“的要求。其中广汽集团率先完成产品矩阵的精细化布局,其国标系列产品功率范围从7kW到640kW,部分产品具备IP65防护等级与宽温域运行能力;欧标系列通过国际认证,支持海外市场拓展;便携系列满足移动补能需求;储能产品则形成"补能+储能"协同发展格局,推动行业向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升级。
在技术创新领域,广汽集团积极响应《方案》提出的"推动车网双向互动"要求,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V2G微网,凭借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创新技术的应用,率先实现用户通过向电网反向送电获取收益,使用户在享受高品质服务的同时,也成为绿色能源体系的参与者和共建者。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的双重推动下,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将共同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三年倍增”行动的深入推进,广汽集团会持续紧跟国家战略动向,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新能源全面转型,以高品质的新能源产品为用户创造绿色低碳、安心美好的移动出行价值和体验,同时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任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