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企业对支持政策不知晓、理解不透;银企信息不对称、沟通有壁垒;企业申办资质缺少专业指导等问题,北京市平谷区创新建立“服务企业接待日”机制,每月首个周一,组织区领导、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乡镇街道等负责人,现场办公听诉求、作回应,现场形成解决方案或督办清单。
“通过‘服务企业接待日’,我们不到3个月就顺利拿到了5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现在已经投入到新的培育项目里,并由此签下了2个企业大客户,实现了销售现金流。”北京藻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阳说,此前由于企业在平谷刚设立不久,还未产生经营收入和专利授权,一度陷入资金困境。现如今,这家落地平谷仅半年有余的初创企业,已产生经营收入,并已经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服务企业接待日是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拓展企业朋友圈、构建发展生态圈的有效探索。”平谷区发改委营商环境促进中心负责人王洪说,自2023年5月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以来,现已持续举办了22期,并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包括政策发布与解读、银企对接、企业间的交流分享以及现场办公等多个环节。政策发布解读环节则由专业部门解读市区两级惠企助企政策,着重阐释申报条件、兑现流程及兑现情况等核心内容;银企对接方面,则邀请多家金融机构参与,为企业提供特色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交流分享则为企业搭建了拓展人脉、交流经验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办公环节,区领导及相关政府部门现场倾听企业需求,即时协调解决困难与问题,特别针对解决起来有难度或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重大事务,以确保需求得到顺畅解决。
此外,平谷区主动向前一步,又开展了“一把手走流程”“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等,全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码调证”应用延伸至镇街、村居政务服务点。
政策落实效果如何评判?平谷区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惠企助企政策汇编》,按照“谁实施、谁负责、谁梳理”的原则,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兑现情况追踪分析,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兑现率,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真正发挥出惠企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和吸引入驻的积极作用。
据悉,为确保服务企业接待日工作取得实效,平谷区建立企业建议和诉求任务清单,一期一档,跟踪回访并督办解决情况。2024年全年,平谷区注重改革创新,结合企业需求,从要素集聚、生产制造、配套保障、引才聚才四个方面,动态完善形成惠企助企政策体系,解决企业诉求217项,帮助企业争取授信约10.98亿元,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服务品牌,为“北京服务”品牌增添了新内涵。
通讯员 郭颖庭 摄影 马平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