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定期支付产品全梳理 应对低利率挑战
财联社 2025-02-01 12:08

在低利率叠加养老等需求膨胀的今天,金融产品“复利再投资”不再是必选项,定期支付产品提供稳定现金流的理念正逐渐被投资者所接纳。

国内的定期支付产品方兴未艾,包括定期支付型公募基金、定期支付型理财产品、定期支付信托等。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定期支付公募基金目前约50多亿元,不过近几年未再发行。近期,部分信托公司尝试发行了月度支付型集合信托,探索低利率下的定期支付产品模式,吸引投资者。

国内定期支付产品方兴未艾

月度支付产品是以月为频率,定期向投资者返还一定比率现金的金融产品。该类产品通过定期自动返还现金的模式,让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兼顾日常的现金流需求。

业内人士介绍,低利率环境与老龄社会是月度支付型产品兴起的主要背景。定期支付型产品在日本理财市场中的占比始终居高不下,月度分红型产品曾一度占据日本公募投信70%的市场份额。

定期支付型产品在国内资产管理业也有先例,包括定期支付型公募基金、定期支付型基金投顾组合以及定期支付型理财产品等。

定期支付型公募基金在2013-2014年首发了6只,以债券型基金为主。根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目前带有定期支付功能的公募基金产品约50多亿元,规模最大的是交银施罗德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基金。

图:目前带有定期支付功能的公募基金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2024年2月,平安理财推出的平安理财启明颐年定期给付三年1号,为银行理财业首只定期给付型产品。该产品存续满1年后,按照每月固定的给付比率进行现金分红,直至产品到期后再按照实际净值和投资者实际持有份额予以兑付。

此外,由国泰基金发行的红利国企ETF是国内首只合同中约定每月评估、按月分红的红利类ETF产品。该产品自2024年5月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1月,已经连续第9个月官宣分红。据悉,新发行的红利类ETF都带月度可评估分红条款。

“复利再投资”不再是必选项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大都专注于投资组合的绩效或资本利得,很少涉及理财资金的规划。在低利率叠加养老等需求膨胀的今天,“复利再投资”不再是必然选项,而“将赚到的钱落袋,拿出来分给投资人”的理念正逐渐被更多有需求的人群所接受。

近日,华宝证券联合国通信托,落地了一款月度支付型集合信托,进一步探索低利率下的定期支付产品模式。通过月度固定比例分配信托利益的方式,为持有人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支取功能。在低利率与养老需求膨胀的背景下,月度支付型产品有望服务于养老资金补充,为居民养老规划提供更多选择。

据华宝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底层采用的多元资产配置策略,聚焦黄金、红利、QDII三类资产,以其跨区域、低相关、多资产的特性,为投资者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提供具竞争力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在固收类资产占信托产品比重较高的当下,该月度支付产品扩展与丰富策略货架,不断向多资产延伸,是信托转标过程中一次重要的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定期支付产品与定期分红产品有所差异。分红产品根据市场情况、投资收益决定是否分红;而定期支付产品是否支付现金,和产品当期投资表现没有关系。定期给付型产品是将本金及投资收益进行分配,若产品收益不足以给付定期给付金额时,将使用一定份额的本金用于定期给付。

所以,定期支付型产品对产品管理人带来流动性管理压力,亦对其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宝证券相关负责人称,月度支付产品在运作中需关注每月的支付安排,及时预留月度分配所需的头寸。为避免长期分配本金的情形,底层策略选择与支付比例设定需要进行较为精细的测算与规划,并做到持续跟踪与调整。另外,鉴于常规金融产品的分配频率通常在年度1-2次,月度支付产品的分配频率为年度12次,运营端的工作量大幅提升。

“月度支付产品的稳定现金流,使得持有人对策略波动的耐受度有所提升。” 华宝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家庭账户管理而言,当日常的固定现金流支出可以由月度支付型产品提供时,家庭将不再需要单独预留一部分现金资产用于固定开支,进而能够减少资金闲置,提升投资效率。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业绩比较基准集中下调 低利率时代理财产品如何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1-19
半两财经 | 最低利率2.68% 银行消费贷又卷起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6
低利率、高波动环境下 银行理财面临“二次转型”难题
第一财经 2024-12-29
低利率、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面临“二次转型”难题
第一财经 2024-12-26
低利率时代 债券ETF成为更为稳健灵活的资产配置方式
中国经济网 2024-12-25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该如何配置权益市场?
​中新经纬 2024-10-27
超长待机、下班也能买,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夜市”卷出新高度
第一财经 2024-09-02
15年来低位!如何应对低利率周期?多位保险资管掌门人发声
证券时报 2024-07-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