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奖励型人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6 17:00
最近,“奖励型人格”开始在社交网络中流行,大意是没事就爱奖励自己,大家纷纷自嘲“自己把自己哄得很好”。具体的表现有:“干了三分钟活,奖励自己玩会儿手机”“今天加班了,奖励自己吃顿好的”“今天没加班,奖励自己买件衣服”“天气太热了,奖励自己休息半天”“今天跟客户沟通时情绪很稳定,奖励自己喝杯奶茶”……
这些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正在悄悄地治愈着年轻人,藏着大家消解生活压力的钥匙,是一种激励手段,也是爱自己的方式之一。适当奖励自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正向情绪价值,让自己产生面对生活的持续动力。
不过,想要真正“哄好”自己,“奖励”就不能只停留在外部,或者总是找原因来满足自己的“放纵”,这样长期下来会容易导致精神空虚、感到迷茫失落等问题。真正长久的幸福必定源自内心的成长和满足,所以“奖励型人格”还应该注重内在的成长和积累,尝试通过阅读、学习新技能、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的同时让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若彤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心理|确实型人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心理|确实型人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新知|《时空中的爱因斯坦》99块时空“拼图”将爱因斯坦丰富但矛盾的人格淋漓展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新知|《危机预建》: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成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人生|人心,人格,人品
儒风大家 2024-05-22
夜读|成长型思维,是亲密关系的保鲜剂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5-06
荐读|告别一切委屈,心理师上线分析如何拒绝“讨好型人格”
文学报 2024-04-28
第六届教博会《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粤港澳文化传播中心 2023-1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