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月销量“8连涨”,造车新势力掘金新蓝海
第一财经 2024-09-29 11:51

今年以来,新能源重卡步入快速增长期。交强险最新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6303辆,同比大涨117%,实现月销量同比“8连涨”。其中,8月纯电动重卡销量为5688辆,占比达到90.2%。

“新能源重卡正处于爆发前夕,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呈爆发式增长,预计2030年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超过30%。”速豹科技品牌与市场副总裁于洋近日对记者表示。

思瀚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电池价格下行,电动重卡购置成本预计下降10万元以上,经济性更加显著。当前铁锂PACK不含税价格预计0.5元/wh左右,较高点0.9-1元/wh下降近一半,按282KWh带电量的标准产品计算,传统重卡售价预计37万左右,加购置税后购置成本预计40万元,当前电动重卡购置成本预计为56万元,较传统重卡高35%,较电池降价前购置成本下降10万元以上,经济性更加显著。虽然纯电重卡价格仍较高,但纯电动重卡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经济优势足以抵消价格上的劣势。

新能源重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前景令不少商用车企和新兴企业争相布局。三一、中国重汽、宇通集团、陕汽、一汽解放、东风、福田等商用车企已经快速切入市场,速豹科技、DeepWay、苇渡、和零一等多家新势力也在今年接连发布多款新能源重卡新品。其中,今年4月,速豹科技面向国内市场发布了一款名为“速豹黑金刚”的电动牵引车,目前已实现量产交付,由江淮汽车为其代工生产。

于洋告诉记者,在国内,速豹的定位是一家整车厂,所有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拥有独立的销售体系和补能网络;在海外市场,速豹提供的是开放式的合作,海外整车企业可以选择速豹科技的某些部件,也可以采用整体方案。近日,速豹科技与欧洲车企斯太尔汽车宣布达成整车战略合作,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电动牵引车eTopas 600将于2025年底正式量产销售。此外,速豹科技计划与斯太尔汽车共同打造载货车系列——eEmerald,该系列将有三款产品推向市场,也将在2025年底正式量产销售。

“全球的中重型卡车市场年销售额大概为3000亿美元,同时市场集中度高,销量排名(戴姆勒、大众、帕卡、沃尔沃)前四的企业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高增长率的市场,随着电动化进程的推进,预测未来十年,全球中重型电动卡车市场份额将提升到30%,年销售额达1000亿美金。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市场,全球新能源重卡市场的电动化刚开始,目前欧洲市场推出的产品中,一辆电动卡车的售价大概是燃油车的2.5倍~3倍,而且还很难能够买得到。而中国在电动化领域拥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尤其在电池技术上具备优势,基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等优势,预计一定会有一到两家中国的重卡企业走向全球市场,且能够拿到大于100亿美金的年销售额。”于洋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重卡受限于运输半径,目前主要应用于封闭园区、短途运输等场景。东吴证券研报显示,当前电动重卡主要仍以油改电为主,主流带电量为282kwh和350kwh,对应续航里程为200-300km,受限于续航里程、公共设施等影响,主要适用于封闭园区、城市等低速场景,且封闭园区等场景运输线路固定,更易铺设充换电站,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

从国内电动重卡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徐工、三一稳居第一梯队,重汽、一汽、宇通、福田等传统整车厂加快上量。不过,速豹科技、DeepWay等新势力企业推出的产品多为纯电技术平台打造的产品,而非“油改电”,这或许将为其打开一定的市场空间。速豹科技方面表示,比起传统的“油改电”重卡,自研技术可以显著地实现重卡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其中,轻量化技术可以使得整车质量降低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高350%,若采用底盘换电模式则仅需4分钟,5年生命周期总成本可降低50万元。

上述研报显示,电动重卡格局尚未稳固,2021年至今,电动重卡头部车企已经历数次洗牌,前3/前5车企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有变化。随着电动重卡产品逐渐成熟,各家有望在能耗、故障率等各维度拉开差异,具备长期整车技术储备的传统重卡车企优势有望凸显。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新能源重卡月销量“8连涨” 造车新势力掘金新蓝海
第一财经 2024-09-29
问界、理想超2万辆!2月新势力市场份额提升,但新能源产销量罕见下滑,原因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3-09
半两财经|新能源车企公布 “金九”销量 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9月销量均过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2
换电重卡“双重驱动”绿色物流
经济参考报 2023-09-16
造车新势力最新数据出炉!
上海证券报 2023-04-02
融资近10亿 估值超百亿!新能源重卡行业大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3-01-04
2022年新能源汽车迈入掘金新周期 造车新势力扭亏门槛提升至年产40万辆
证券日报 2022-12-24
竞争进入白热化,9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再生变
华夏时报 2022-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