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东博会走到第二十一届。
20年间,展馆面积变大、参展企业变多、参展商品更新迭代……变化中折射中国和东盟共赢合作的日益深化;20个春秋再出发,新老朋友相聚、合作桥梁屹立,不变中又见前进的新路标。
20多年前,一座以广西南宁市市花朱槿花为主要外观造型的建筑向世人揭开面纱,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落成。
2004年起,东博会落户南宁,中国在这个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向东盟国家发出邀约。
人们站在“朱槿花”下,眺望远方,静候来客。
这一年,东博会的展览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共有参展企业1505家。
20年过去,展览面积已增至近2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也超过了3000家。
“2004年,我还在读小学,那时候电视里的儿童节目变成了东博会的新闻,这就是我对东博会的最大印象了。现在每次开车经过会展中心时,总会想起当时的心情。”参展观众黄瑜说。
那段记忆不仅连着东博会,也连着拥抱世界的开放与包容。
8年后,当黄瑜第一次进入会展中心,来到东博会的现场,他闻到浓重的咖啡味。这一届的东博会首次举办东盟咖啡展,集中展示东盟各国的咖啡文化。
2009年东博会举办期间,南宁特意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巡游活动,27支外国表演团队盛装欢唱,在中国街头展示着东南亚各国的民族风情。
9年之后,以东盟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开园,人们进园观赏花车,已能常态化领略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
越来越多的“双向奔赴”踊跃在民间,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中国公民前往东盟国家162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5.2%,出境事由以观光休闲、探亲等为主;东盟国家人员入境中国内地969万人次,同比增长113.1%,入境事由以观光休闲、会议商务为主。
千余年前,在中国种植的早期籼稻品种源自越南的“占城稻”,在传入福建后,宋真宗下旨从福建取“占城稻”稻种,推广至江淮地区。
千余年后,适应东南亚国家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的中国高产杂交稻走向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田间。
水稻拔节的声音,穿越千年,在中国与东盟的山海间回响。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先后实施病虫害防控、水稻高产栽培管理等农业合作技术交流项目,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
技术交流从农业领域逐步扩展。今年的东博会新增战略新兴专题,出现了更多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数字技术、5G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智能观光机器人、垂直起降无人机、无人补给车……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及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20年前,因为没有无人机,媒体记者们扛着相机爬到会展中心对面的山顶,拍下东博会场地的全貌。
如今,无人机的应用早已不鲜见,展厅里的手机已从当年新款的翻盖手机变为华为展厅里的三折叠屏手机,机械设备从耙田的手扶拖拉机变成造铁路的智能铺轨机。
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为区域互联互通树立典范;7月,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9个月,根据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数据,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已超400万人次;大湄公河区域铁路联盟正式成立、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互联互通,畅通“一带一路”。
山前开路,水上架桥,海边建港,连接是不变的主题词。
一场博览会就像一座“桥”,连接着中国与东盟国家。桥下的时间长河滚滚向前,这桥历久弥新。
文/新华社记者 李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