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 暑期档收官,接近腰斩的票房去哪儿了
扬子晚报 2024-09-01 20:35

2024年暑期档以116.43亿元收官,与去年同期206.13亿票房相比,接近腰斩。综合来看,虽然影片数量与去年持平,但今年30亿元以上只有《抓娃娃》,20亿元以上缺席,10亿元以上只有《默杀》。今年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都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唯独暑期档遇冷了。

2024年暑期档,《抓娃娃》一棵独苗扛下了所有,除了《默杀》,其他还有26部破亿电影。反观2023年暑期档,可谓风光无限,票房破30亿元的作品有《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破20亿元的有《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破10亿元的作品则有《长安三万里》。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哪吒2》《封神2》《酱园弄》等大片早早宣布缺席,今年暑期档其实“片荒”。具体来看,2024年暑期档前半程疲软,大盘变“冷盘”,观影氛围淡淡的,仅《默杀》苦撑局面。暑期档过半时,7月13日《抓娃娃》启动点映,单日大盘直冲3.08亿元,火爆一时甚至带动其他小片跟着“喝汤”。至8月中旬,《抓娃娃》吸金能力接近饱和,而多位名导大作本被寄望为暑期档种子选手,却没能接续成爆款,市场再次陷入“群龙无首”局面。

接连失利的大导作品包括乌尔善的《异人之下》,陈思诚的《解密》,徐峥的《逆行人生》。

乌尔善改编自大热漫画《一人之下》的真人电影《异人之下》上映后就遭遇原著粉丝的口诛笔伐。漫改电影向来吃力不讨好,想要同时赢得原著粉与路人观众的欢心,是一场大冒险。虽然乌尔善亲自多城连轴转路演,但效果甚微,未能再现去年《封神第一部》的票房辉煌。

陈思诚积极进行类型突破的《解密》8月上映,被普遍认为是暑期档下半程的“救市之作”,在“想象力消费”的时代,影片令人震撼的视听奇观,“十场梦境”等亮点,无疑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但成也梦境,败也梦境,影片对于梦境的着墨远远大于对于谍战电影所应具备的“高智商游戏”和密码破译工作的展现。在争议不断升温之际,《解密》未能像《消失的她》那样通过高热度话题带来高票房奇迹。

徐峥的《逆行人生》本是暑期档最后的希望,聚焦外卖员与中年危机的现实主义题材,比较贴近普通观众的情绪,徐峥又是老牌喜剧人,2018年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掀起的现实题材创作热潮延续至今。然而《逆行人生》上映前后热议不断,有观众表示,从生活中提炼的故事就应该连着血肉的欢乐和痛苦,电影的剧情悬浮感、人物脸谱化等被诟病。

不过,暑期档也涌现出了一批新人导演,他们包袱不重,积极求新求变,交出了口碑不错的作品。《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导演李阳、《落凡尘》的导演钟鼎、《白蛇:浮生》的导演陈健喜和李佳锴、《倒仓》的导演张裕笛,都是首次执导长片作品。动画电影《白蛇:浮生》《落凡尘》和青春电影《倒仓》,继续在传统文化上发力。软科幻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带来脑洞大开的时空冒险,甚至融入二维动画,年轻观众直呼“很癫很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暑期档票房前五名中有两部进口片《异形:夺命舰》《死侍与金刚狼》,都是大IP续作,没有烂尾,就有可取之处。此外,好莱坞动画《头脑特工队2》和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也都是口碑佳作,《头脑特工队2》将焦虑情绪具象化,观众易共情;《姥姥的外孙》人物丰满,表演细腻,真情实感很动人。

综合来看,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复杂且多变,暑期档各失利影片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电影市场产品经理风盛行,在创作中运用“算法”“大数据”,缺乏真情实感,注重特效而忽略情节逻辑,看似关注现实却人物悬浮。宣发思路也出现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包括舆情失控、点映策略失败、蹭网络热点来渲染情绪等等,每一项都值得复盘总结。

“可以说,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正如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刚落幕的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所说,今年暑期档与去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显出中国电影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缺乏优质内容、缺乏高品质、多样化内容。电影市场同时还面临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竖屏剧、虚拟现实文旅体验等多种娱乐形式的竞争。他给予的建议第一条就是希望中国电影新力量回到电影的本源,从故事入手,发现更多值得讲述并且观众也愿意观看的好故事。

那么,既然用脚投票的观众已经理性回归,那么不妨让电影也回到创作的原点——只有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才能让观众愿意付出昂贵的票价和时间成本,可见,内容端的创新突破和升级迫在眉睫,一旦拥有了好的内容,相信市场端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