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启动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籍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古籍保护不仅是当代图书馆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弘扬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2021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字节跳动三方强强联合,共同开展“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该项目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和古籍活化利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项目成果先后入选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名单、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名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等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
为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助力古籍保护工作,此次三方再度联合启动二期项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挥公益基金募集与管理优势,为项目提供资金和管理资源;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挥组织开展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协调行业资源及专家,推进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字节跳动发挥在互联网技术、内容创意与传播领域的优势,助力中华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三方将共同努力,不断提升项目的影响力,促进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修复项目方面,计划重点修复国家图书馆藏现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通志》、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以及舆图、金石拓本等重要藏品,还有近年新发现的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敦煌文献,是目前已知存世敦煌卷子中极少的写经托裱麻布画。
同时,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面向全国征集古籍修复项目,并得到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积极响应,全国共有29家古籍收藏单位参与申报地方古籍修复项目。经专家评审,在助力地方古籍收藏单位修复方面,首都图书馆藏《皇朝礼器图》、浙江图书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南京图书馆藏顾炎武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省图书馆藏宋刻元补明递修本《碛砂藏》、四川省图书馆藏明洪武年间开雕的《洪武南藏》等珍贵典籍,计划纳入此次修复支持范围。
这些珍贵典籍将在修复师的妙手中焕发新生,并籍此进一步挖掘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历代古籍守护者们藏书、爱书、护书的故事。对于他们的保护修复和传播利用,是国家各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同时,项目还将支持民族文字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并将围绕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活化与利用等内容发起公募项目,培养和吸引更多人参与古籍保护与修复,成为古籍守护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