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主题曲首发 与您共享贵州非遗盛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7 22:35

8月17日,《非遗里的中国》正式发布了同名主题曲,由著名歌手周深倾情演唱。主题曲旋律悠扬、歌词深刻,将非遗技艺的魅力与音乐的力量完美融合,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所饱含的文化底蕴,更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坚定信念。

在歌曲中,观众可以游历江南塞北,遍览三山五岳,感受数十项非遗技艺流露出的人间四季烟火气息,蕴含着的技艺道法传承的乾坤奥秘,以及散发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于8月17日20:00档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山川迭起,水道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歌手周深,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在这里遇见30余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互动体验、文化解读、秀演呈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感受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苗绣绚丽展风华,刺绣图案映山河。苗绣不是仅仅停留在展览馆,更在苗族绣娘们代代相传的一针一线中,将情感注入指尖,以文脉传承匠心,这是苗族先民留下的迁徙印记,也是苗族人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今天,我们不仅有了很多创新苗绣,也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了苗绣纹样数字化保护,当古老的技艺邂逅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派设计,这是山野与时尚的交织,也是传统与潮流的对话。

大歌声声,人杰地灵。众声复调,千年侗音。侗族大歌是侗族人们生活的核心符号,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和自然天成的和声是东方独特的音乐形态、审美意识和思维认知方式。它的发现,打破了国际对“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误解。歌师在侗族大歌中尤为重要,他们不只是演唱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正是源于一位位虔诚的歌师毫无保留的谆谆教导,侗族大歌的声音才从远到近,从古至今与世界音乐合鸣奏出新时代的生命力。

花桥师傅在三江,鼓楼师傅在纪堂。鼓楼的营造采用了穿斗式木构加榫卯的特殊建筑技艺,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和紧密的连接性,还展现出侗族工匠独特的审美艺术和精神追求。中国天眼一脉传承的不仅是中国传统建造智慧,更是一种在生活中总结经验的“巧劲”,细数一个个建筑奇迹,深究其营造密码,均烙刻着中国建造技艺的印记,展现出鉴古知今的卓越成就。

鼓声一响,舞步跃起。东方迪斯科,一舞跳千年。历史浸润在每一个鼓点和舞步中,这是独属于热辣贵州的节奏。当反排苗族木鼓舞邂逅活力四射的“苗迪”,原来传承千年不仅有世代的守护,也离不开时代的探索。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需要有经验和巧合,更需要一种心态。这种因泥而生、因泥而变的陶艺自然特性,使牙舟陶有着机械化批量生产无法媲美的优势,见证着这片土地六百年来的斑驳与绚烂。以孔雀蓝为主调的牙舟陶,蕴藉了贵州山色的青黛、溪流的碧绿,浸染着大山深处一代代牙舟制陶艺人的心血汗水。匠心不息,窑火不灭。当裂变中重生的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碰上现代牙科技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相得益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 2024-12-06
当时尚遇到非遗
光明日报 2024-10-15
苗族小伙和妈妈发起“贵州村T” 节目火上央视 外国友人组团来走秀
扬子晚报 2024-09-30
视窗 | 感受非遗魅力
新华社 2024-07-22
聚焦民间文艺版权挖掘与转化 《江南非遗技艺》新书首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7
贵州“Z世代”苗族女孩染出非遗新时尚
中国新闻网 2024-06-30
看中国|棹女饰银钩 新妆下翠楼
新华社 2024-04-09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在贵州定格非遗美好瞬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