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5 07:03
在服务业重点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将鼓励地方发布认定标准,并且要配套落户、购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的优惠政策。家政服务和养老托育等是居民基础的服务需求,消费潜力较大,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基础型服务消费,不仅有利于满足居民需求,而且有助于吸纳更多劳动就业,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举两得。消费是增长的基础,是经济的主拉动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释放消费潜力是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包括挖掘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等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等6方面20项重点任务。《意见》的发布将为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服务型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成为当前消费回暖的主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同比增长9.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4个百分点。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明确“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补齐妨碍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短板弱项,用创新的手段加快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优质的实物消费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很多中国民众的实物消费水平与发达市场的消费者不相上下。但是,高水平的服务消费在中国还相对稀缺。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面对的主要障碍,不是缺钱、缺技术,而是管理与治理上的不到位、服务生态上的不健全。打造优良的服务生态,提高服务供给和消费领域的管理与治理水平至关重要。无论是医疗康养、教育培训等领域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不足,养老、家政等重点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缺口,还是行业标准和制度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等等,都需要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

此次《意见》直面当前制约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供给先行、“小”处着眼,有力推动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具体来看,政策着力破解当前服务消费领域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特别是针对养老家政等领域专业化人才短缺、标准建设有待加强等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等。在服务业重点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将鼓励地方发布认定标准,并且要配套落户、购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的优惠政策。毕竟,家政服务和养老托育等是居民基础的服务需求,消费潜力较大,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基础型服务消费,不仅有利于满足居民需求,而且有助于吸纳更多劳动就业,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举两得。

《意见》还创新性提出,要依法依规利用空置场地,新建、改扩建养老托育机构;把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改造成体育消费场所;将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成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打通了存量空闲场地有效再利用的障碍。同时强调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等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扩大服务业开放。有的放矢打破制约服务型消费的瓶颈,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型消费增长新动能。

消费是增长的基础,是经济的主拉动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释放消费潜力是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服务消费涉及行业众多,既有存量较大的传统服务消费,也有增长空间更大的改善型、新型服务消费,要想把《意见》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还需各方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形成合力,善作善成。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