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有毒减肥糖果 构成犯罪上诉被驳
法治日报 2024-06-30 18:35

“只需一颗减肥糖,不用运动节食就能一周瘦三斤!”家住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的王女士看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减肥广告,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女士购买了几盒减肥糖,经试用确实有效,看着体重秤上日渐减少的数字,她欣喜非常,但随之而来却出现了心慌、胸闷、气短的症状。她怀疑是减肥糖的副作用,便停止服用,之后上述症状就消失了。随后,王女士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公安机关对涉案的减肥糖果、胶囊进行检测后发现,均含有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西布曲明。西布曲明是一种非苯丙胺类食欲抑制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通过降低食欲、增加饱腹感,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人服用西布曲明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病风险,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可复苏的心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这就是王女士为什么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的原因。经查,李某强、苏某戈累计销售金额108万余元,非法获利23万余元;马某销售额16万余元,非法获利6万余元;吴某销售额达到11万余元,非法获利2万余元;张某露累计销售金额8万余元,非法获利4万余元。

随后,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鹤山区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李某强、苏某戈、马某、吴某有期徒刑10年、5年、2年、1年9个月,并处罚金145万元、72万元、33万元、24万元;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张某露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7万元。

一审宣判后,部分被告人提起上诉。近日,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

法官说法

法官庭后表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犯罪行为。危害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刑法重点惩处的对象。

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此,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文/记者 赵红旗 通讯员 何芳莉 崔翠翠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除了自制“毒咖啡”还有人“以身试毒” 四川新龙警方侦破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法治日报 2025-01-22
仅靠按摩手法配合辅助药片就能减肥?有毒有害“三无”减肥药导致消费者严重腹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扣押在案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销毁
法治日报 2024-07-03
别乱吃!这种“减肥药”有毒 严重或致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4
公安部组织破获一起特大非法添加新型化学衍生物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
法治日报 2023-12-16
特大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告破!80余犯罪嫌疑人被抓,涉案金额上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网销有毒“减肥产品”获利近百万元 夫妻获刑10年至12年
中国新闻网 2023-12-12
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3-1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