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长安》出版,让流散海外的国宝“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18:19

中国国家博物馆霍宏伟研究员的最新力作《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霍宏伟是国家博物馆的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的副院长,专注于汉唐考古学研究,同时长期从事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的研究工作,有机会系统、深入地观摩研究大量流散海外的文物。他在书中以文物珍品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文物的精美绝伦和盗掘者的穷凶极恶并存,保护者与贩卖者的激烈博弈……

本书书名化用自辛幼安名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是流失海外的国宝欲归不能的怅然与无奈,希望《望长安》能够连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遗产与其文化根源则,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为那些流散海外的国宝铺设一条回家的路,”霍宏伟说。

微信图片_20240516181132.png

“虎蓥”回家,这只是流失海外上千万件中国文物为数不多的回家故事

2018年11月23日中午12:01,从伦敦飞往北京的国航客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跑道的一刹那,机上一名乘客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和同事此行肩负着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将流落海外一百五十余年的圆明园旧藏青铜器“虎蓥”护送回国。这名乘客就是霍宏伟。在他看来,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然而,这只是流失海外上千万件中国文物为数不多的回家故事,更多的文物至今仍漂泊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霍宏伟自1985年上大学之时起,就对民国时期金村战国大墓和龙门石窟文物严重被盗的史实印象深刻。2012 年,他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对该校博物馆以及美国东部地区收藏中国文物较为丰富的数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做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我曾经给馆方发邮件,询问有多少件中国文物,馆方回复是6205件,但实际上更多。因为中国厅有中国文物,佛教厅也有中国文物,有新疆、西藏的文物,也可能没有算在中国文物中,所以我认为宾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应该超过6205件。”

2013年起他参加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学者主持编纂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大型丛书的撰写工作。访学交流和编撰图书的工作经历为他创造了诸多他人难以接触的学术良机,牵动着霍宏伟不断去发掘国宝们隐藏的信息,或是流失经过,或是历史考察,或是人物探源。十多年来,霍宏伟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但他一直想要撰写一部向大众读者介绍这些散落海外的中国珍宝的图书。2017年,霍宏伟在三联书店出版了《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反响很好。随即三联与他商议出版“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研究”这一主题的普及读物。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写作,并将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统一、修改、补充、完善,《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终于面世。

微信图片_20240516181218.png

昭陵两骏,是中国历史盛衰的见证

《望长安》书中重点讲述了1927-1931年洛阳金村战国大墓珍贵文物被盗掘的史实。墓中各种随葬品流落异国他乡,与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则是金村文物的主要收藏地。

本书所涉及的流散海外的中国古代文物,自战国、两汉直至北魏、唐、宋,青铜器、玉器、鎏金铜佛像、银器、三彩俑、石刻,作者为大家娓娓道来:大英博物馆里明星展品汉代人像砖柱出土的时间地点与性质功能、唐代三彩俑和它们的主人忠武将军刘庭训曲折生动的传奇经历;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佛教造像向读者一一展现,讲述考证唐代昭陵两骏流失海外的神秘旅程;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唐代骑马女俑追溯千年服饰风尚;通过日本泉屋博古馆藏中国战国汉唐铜镜两百余面,讲述从神话到历史,从历史到现实的铜镜题材变化,镜背各具特色的纹饰与图像,忠实记录着时代变迁的印迹……

新书发布会上,霍宏伟重点讲述了唐代昭陵石骏的千古传奇,溯源追踪昭陵两骏“飒露紫”和“拳毛䯄”离家的故事。昭陵六骏题材取自唐太宗李世民征战疆场故事。李世民即位后,为表彰他在创建唐王朝中的战功和追念在六大战役中出力的战马,经艺术家高度概括与提炼,生成图像绘本并以之为蓝本,最终创作完成。六骏石刻立于昭陵前,即九嵕山北坡北司马门内。

微信图片_20240516181803.png

在霍宏伟看来,昭陵六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中,“在六骏石刻中,‘飒露紫’是唯一一件刻画了人与马形象的作品。这匹马是秦王李世民讨伐东都王世充时的坐骑。石刻中,人与马都是侧面示人,呈现的是秦王部将丘行恭用手把马胸前所中箭矢拔出的瞬间场景。大家看昭陵六骏刻得非常细致,细致到什么程度?右图丘行恭的脚微微抬了起来,那个石匠刻凿的痕迹清晰可见、细致入微,仿佛是昨天才刻凿完。从凿痕上可以看出这些石匠应该是当时一流的石匠,而且非常用心。整件作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丘行恭拔箭矢的时候是要发力的,这从他的一只脚微微抬起就可以看出。人向后撤,马也向后撤,双方形成了一种力量的抗衡。而马腿蹬地,马尾卷起,这是战马的重要特征。”

“‘拳毛䯄’刻画的是李世民率兵平定刘黑闼时骑的宝马。这件作品中仅刻一马,其态呈行走状,两蹄着地,两蹄腾空,缰绳、鞍鞯等马具雕刻得非常逼真写实。需要说明的是六骏不是纯立体的,而是半立体的高浮雕,需要依靠光影来反映作品的黑白效果,对比较强。我们看‘拳毛䯄’下面的边缘线阴影较重,感觉较黑,其他部位为灰色。这令马的鬃毛、颜色似乎呼之欲出,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非常舒服、妥帖。”

霍宏伟介绍说,“目前昭陵六骏石刻真品,其中的“四骏”——白蹄乌、特勒“勤”骠、青骓、什伐赤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两骏”,也就是上述介绍的飒露紫、拳毛䯄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两骏的流散是在清末,随着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的瓦解,部分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考察名胜古迹。民国初年也就是1913年,两骏石刻被偷运下山。从中国北京被运到了美国纽约,然后又从纽约城到了费城。1916年,又有不法之徒欲将余下昭陵四骏盗运下山,所幸被截获,收藏于陕西图书馆,后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昭陵两骏的命运是中国历史由盛唐的盛世到了民国乱世的反映。空间的位移反映出时间的变化,是中国历史盛衰的见证。”

通过国家文物部门和文博工作者的努力,迄今为止有6000余件套文物不断回流。那么“两骏”最终能否回国?对此,霍宏伟表示,“就我所知,陕西的考古学家曾经通过在美国的张光直先生同宾大博物馆馆长磋商,当时把这件事都谈得差不多了。但后来宾大博物馆的人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看到说明牌上写着‘美帝国主义把飒露紫、拳毛䯄盗运出国……’,最终没有促成。那次应该是距离昭陵两骏回国最近的一次,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昭陵六骏会有团圆的一天。”

霍宏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叙述,为那些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铺设了一条精神上的“回家”之路。“每一件文物的回归不仅是物质的归还,更是文化和精神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全球华人共同记忆的一种恢复和尊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观展|“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幕
新华社 2025-01-16
中法合作下的国宝归乡路
科技日报 2024-07-12
她,未来的“网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流失海外的7件汉白玉石柱回归圆明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3
新知|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 异乡国宝:终有一天,我们要堂堂正正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6
国宝文物64年后再聚首!“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即将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6
赏读|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2-11-22
流失海外文物回家!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