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商员工受贿细节曝光:伙同多人作案 涉案金额触目惊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4 18:57

前不久,杭州警方侦破了一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王某是电商平台基础岗位的一名运营人员,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多万元,受贿情节可谓触目惊心。

电商平台一名员工一年受贿9200余万元

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的股票账号显示,虽然亏损近千万,但账户里的余额仍有2400余万元,而这仅仅是王某受贿赃款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警方还搜查到了大量金条、现金等其他涉案财物。

据王某交代,这数千万的贿赂款都是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收受的,那么王某在这家电商平台究竟是做什么的,又为什么会有人给他送这么多钱呢?据警方介绍,王某在公司的职位其实并不高,但却掌握着一项重要的审批权。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邱杰:在电商平台,他有审批店铺的权限,很多商家提交店铺申请之后,他具有第一道把关的初审权限。

据警方介绍,王某负责的是这家电商平台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审批业务,如果家具类生产企业想到这家电商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按照流程提交申请后,在后台负责审批的人就是王某。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坚强:王某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根据公司的一些条件,把好的企业、合作伙伴筛选出来,进驻到这个平台。如果不按照公司的规定来,就会导致大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入驻,最终对整个公司的口碑形象或者管理体系、品牌价值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消费习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大量企业将店铺从线下开到了线上,但想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大型电商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大型电商平台会对这些开设官方旗舰店的商家进行严格筛选,初衷是希望让产品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的商家入驻平台,在提高平台信誉度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把好关。然而作为守门人的王某从中看到的并不是职责和责任,而是发现了所谓的“商机”,很快将审批变成了一门生意。

经调查发现,王某审批通过的官方旗舰店不仅数量远超正常水平,而且很多商家的条件并不符合平台的要求。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坚强: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公平。人家是要靠真实的业务、交易量、品牌效应,最终迈进门槛,但是他所经手的那些通过钱就搞定了。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伙同多人共同受贿 形成一条灰黑产业链

违规审批,大肆收钱,短短一年,王某就迅速将手中的审批权做成了一门上亿的生意,其间他伙同多人共同收受贿赂高达1.3亿余元,其中自己的受贿金额为9200多万元,逐渐形成了一条倒卖家具类官方旗舰店指标的灰黑产业链。就在这时,王某所在的电商平台收到的一封匿名举报信,揭开了这个黑灰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坚强:在企业设置的举报通道中有匿名举报,指名道姓说这个人在某项业务中有问题。

随后电商平台向警方报了案,然而在对王某进行了初步调查后,警方却并未发现相关证据。那么这封匿名举报信的内容是否属实呢?很快电商平台向警方提供了王某经手的全部审批业务资料,经过仔细梳理分析,办案民警从中发现了端倪。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坚强:通过回溯复盘后,明显是不正常的,因为和他差不多岗位的人,审批量都在正常范畴内,他是超出正常范畴。

于是,警方将王某审批的这些家具类官方旗舰店都纳入了侦查视线,通过调查梳理,很快发现了王某违规审批商家入驻并收取所谓费用的大量证据。同时,参与作案的除了王某,还包括其亲友和大量的中间人,至此这个以王某为首的特大犯罪网络逐渐清晰起来。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罗寅斐:他拉拢了一些亲戚朋友去招募中间人或者商家,让他们去寻找有入驻店铺需求的商家,然后明码标价,比如一家店铺收取15到20万元。

罗某就是王某下面的一名中间人。据罗某交代,他自己在佛山经营着一家家具厂,并且在多家电商平台都开设了网店,因为工作关系他跟王某已经认识了多年。

据罗某介绍,当时王某所供职的电商平台对商铺入驻审核突然变得严格起来,他身边很多同行的申请都没有通过,听到王某说他能搞定,罗某开始也是半信半疑。

犯罪嫌疑人罗某:他跟我讲他有资源,我测试了一个店铺,他确实通过了,当时我就觉得他确实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

王某和罗某一拍即合,一个负责找有需求的商家,一个负责进行审批,而为了防止出现纷争,王某与罗某约定每次都是事成之后再收钱。

像罗某这样的中间人,王某总共发展了8个,而每个中间人还会各自发展自己的下线。警方介绍,王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就收受如此巨额的贿赂,与其发展的这些中间人有很大关系。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邱杰:我们经过调查,查明总共有400多家商家违规审批通过,涉案金额达到1.3亿元。王某本人通过发展8条下线,违法所得达到9000余万元。

巨额赃款去向成谜 原来作案前准备充足

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很快查清了王某等人的犯罪事实,然而在对王某实施抓捕搜查时,警方并未在其家中发现这些巨额赃款,那么这些钱都去哪了呢?

通过调查警方发现,王某为了逃避打击,在实施作案前就做足了准备。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邱杰:他在收钱过程中,做了一些防范和规避。他自己不直接收钱,很多收钱是通过他的朋友、同学、亲戚的相关的卡。

除了用亲戚朋友的账户进行收钱外,为了防止东窗事发,王某还将大量的受贿所得交给了一个朋友代持和保管。他部分的受贿资金购买了大量黄金,然而让王某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位朋友竟然打起了他这些黄金的主意。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马坚强:那个关系人帮他代持黄金的过程中,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当时也很缺钱,就把这些黄金变卖掉,用于偿还一些债务。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王某的这位朋友还专门购买了一批假黄金,意图蒙混过关。

王某虽然费尽心机想要逃避警方的侦查打击,但最终一封匿名举报信就让他原形毕露,到头来终是一场空。目前,王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中。同时,随着案件的侦破,这家电商平台也被深深触动,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基层的运营人员,竟然能够受贿如此之多。

同时,通过案件的侦破,这家电商平台在业务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也被充分暴露出来。在警方的建议帮助下,电商平台重新设计了审批流程,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判断,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在供应商围猎下 涉案员工在采购环节受贿

警方介绍,企业内部的腐败可能发生在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除了招商审批环节之外,采购和投资环节也是高发频发的领域。去年12月,北京警方侦破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内部的贪腐案件,涉案员工陆某在供应商的围猎之下,不仅在采购环节为供应商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还利用职务便利为对方提供了大笔投资,给这家互联网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报案的是一家短视频平台企业,而犯罪嫌疑人陆某是这家公司音乐内容创新部门的负责人,而向陆某行贿的是陆某所在公司的音乐供应商负责人马某和康某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探长孙学凯:直播用户在编辑短视频的时候会用到一些音乐,这些音乐是需要版权的,马某、康某某的公司就是制作这种音乐。陆某买马某、康某某制作的音乐版权,并在公司的平台上让其他用户使用。

但是,陆某所在公司在进行内部审查时发现,陆某与这家音乐制作公司之间的费用结算并不合理。除了项目结算费用偏高,陆某还曾审批同意向涉案的这家音乐制作公司投资了2500万元。但是,马某与康某某经营的这家音乐制作公司,无论是资质还是规模,都不符合陆某所在公司投资的要求。

由于存在诸多异常情况,陆某所在公司随即向警方报了案。警方调查后发现,陆某极有可能存在受贿的情况。

随后,民警将陆某、马某、康某某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过审讯,三人行贿、受贿的更多细节浮出了水面。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探长孙学凯:合作过程中,他们经常请陆某去吃饭、娱乐。熟识了以后,他们就了解到,陆某不但是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在公司对外投资方面也有相当的话语权,所以他们就更加疯狂地去腐蚀陆某,最后陆某跟他们合谋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

涉案员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被批捕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陆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马某、康某某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均被警方刑事拘留,现已批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年来,民营企业内部的贪腐案件时有发生,通过对这些案件进行分析,警方发现了此类案件的一些共性。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华列兵:一是犯罪主体有特殊性,这一类群体往往是企业的中高层,手中拥有企业赋予的管理的权利,同时他们对业务过程当中各个环节存在的企业在管理中的漏洞、不足,非常了解。第二,他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利用岗位的优势和信息的不对称,来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所以外人是很难发现的。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发现和完善漏洞,堵住腐败案件发生的缺口,公安部经侦部门通过对案件进行复盘,分析犯罪手法与特点,通过风险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等方式,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反腐“防火墙”。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华列兵:企业内部的这种腐败问题,2023年立案了1万多起,一些新业态里的案子,尤其一些高发或者常发的案子,会进行复盘总结,从中可以发现犯罪的一些方法、手法或者特点,我们会把暴露出来的一些风险隐患和问题,及时向企业反馈。

为了应对内部腐败问题,很多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行动,2024年2月,腾讯集团发布了2023年反舞弊工作通报,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4年3月,抖音集团发布了2023年反舞弊通报,共2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公安部经侦部门表示,民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腐败预防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会继续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动,形成一股反腐的合力。

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1万余起,既有力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要形成合力及时亮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文/记者 张李彬 刘建辉 王祖彦 王思思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原酒厂员工参与 低价当诱饵 揭开“假茅台”的制售黑链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8
更换包装“洗白”谋利 涉案超20亿元!特大走私专案告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31
触目惊心!数据随意编、一天出报告……起底“失真”审计报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9
涉案金额超400万元!湖南警方打掉一特大电诈团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5
恶意增加工作量逼员工“自动”离职 这种行为违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1
购买正品拆解1:1仿造 涉案10亿元的假冒名表案侦办细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上海警方集中侦破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涉案金额超6亿!警方提醒警惕网上所谓“财经主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