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正式验收。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验收的海关综合办公楼、海关查验区、周界隔离设施和智能通道等已全面建成。首期10万平米的产业空间——创新研发主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机电安装,计划今年7月份竣工,致力于为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企业提供公共实验平台与信息服务中心。此外,中关村综保区二期产业空间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将创新打造研发单元模式,以半层(约2000平方米左右)为一个“研发标准间”,企业可按需租赁使用一个或多个“研发标准间”。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北京市申报设立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作为全国首个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设立的、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自2023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之日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正式验收,展现了“中关村速度”。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关村综保区选址于海淀区温泉镇,地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地上建筑规模约66万平方米。设立中关村综保区,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保税区“四区叠加”的新交集,是探索研发型综合保税区建设的重要尝试,也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试点。
据悉,中关村综保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拟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自启动申建以来,不断加强项目引进工作,充分调动招商资源,持续精心培育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拟入区项目78个,其中已签约企业11个,标志性科创项目签约工作持续推进。
为了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计划,中关村综保区在传统综保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构建“电子围网+智能通道+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1”监管体系,打造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不阻断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以高水平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以便利化通关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未来,中关村综保区将持续精准对接和培育入区项目,整合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海淀区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效便捷利用国际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中关村综保区将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促进国内国际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探索依靠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新路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