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奇有趣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不少游戏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但近期,多名家长发布视频,称孩子在玩游戏、刷短视频时,遭到不法分子诈骗,以领取免费皮肤或“起诉你父母坐牢”等借口,诱导、吓唬未成年人操作家人手机向指定账户转账、安装木马软件,实施诈骗。该现象引发多地警方重视,纷纷发布相关案例。4月1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了多位遭遇此类骗局的孩子家长现身说法。
通过游戏添加孩童好友 诱导修改家长手机支付密码、下载远程操作软件
陕西的王女士家有一个12岁的女儿,“孩子前两天拿着她奶奶手机玩游戏,就被远程修改支付密码,钱差点被转走。”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上班时,突然接到孩子奶奶电话,称“钱没了”。
她说,自己到家后翻看监控才知道,孩子在用奶奶的手机玩一款“蛋仔派对”的游戏,和一名游戏好友“互粉”,然后两个人通过快手语音进行通话,称通过验证可领取免费限量皮肤。
“你家里有没有大人呀?”“大人的手机里有没有钱呀?”“你知不知道密码呀?”对方一步一步指导孩子下载一款名为Todesk的软件,并打开各种支付软件,修改支付密码,还诱导孩子拿着手机去给奶奶扫个人脸验证。
“后来她奶奶发现扫人脸验证的是支付宝,想要制止,但已经验证,随后发现余额宝里的2万多块钱不见了。”王女士说,之后通过查找,发现那不见的两万多块钱被转入了余额当中,没有被转走,于是当即卸载了对方让下载的软件。
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对女儿进行教育后,晚饭时对方又打来语音。她让女儿大胆接听,自己在旁边用手机录着。
电话一接通,对方就开始质问女孩为什么把软件卸载了,“没事没事,你再下载一个,十分钟就好,你奶奶来了我不说话,你把后台退掉,十分钟,十分钟就好……”在王女士提供的视频里,对方一边催促,一边安抚女孩的情绪,要求她下载指定软件并注册登录。
当女孩提出“我妈妈回来了,我先挂了”后,对方开始催促,“你先下载,几分钟,几分钟就好啦。”
随后王女士拿起手机询问对方身份,被瞬间挂断了电话并拉黑。
“我平日里都不怎么让孩子玩手机的,她也不知道我们的支付密码。”王女士说,通过查询她发现,对方诱导孩子下载的正是一款远程操作软件,一旦登录之后,对方即可操作、监控手机。
由于没有造成财产损失,王女士并未报警。
骗子诓骗孩子被发现后换个借口继续骗 骗走老人卡里近10万养老钱
山东的小溪有一个上5年级的女儿,她说,去年年底时,她外出上班,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怎料当天,骗子就从老人手机里转走了近10万元。
小溪说,当天孩子在家向奶奶要手机玩游戏,期间一个短视频主播说可以领免费皮肤,就添加了女儿的微信。
她说,晚上时候,对方拨打了孩子的语音通话,询问“身边是否有人”、“有没有家人手机”“手机里绑定没绑定银行卡”、“手机号多少”、“找一个有钱、能转账的手机”等信息。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爷爷发现了,过来问是谁打电话,结果对方突然改口说自己是银行的。”小溪告诉北青报记者,对方声称老人的银行卡涉及多起洗钱案件,被银行发现,如果不加以干预,不仅卡里的钱会被转走,还会因为涉及洗钱被警方调查。
对方见老人不信,说“一会儿你会接到一份银行验证码。”小溪说,老人一看,真的收到了一个银行的验证码,立马就相信了对方所说的。
于是爷爷带着孩子,按照对方的指示进入房间,并打开了摄像头,对着另一部有存款的手机按指示进行操作。
“当时孩子应该是吓坏了,老人也懵了。”小溪说,老人不会操作手机,对方就让老人在边上接受着验证码做验证,孩子进行操作,“老人按照他们的指挥,接到一条验证码就删掉一条,删了不知道多少条,可能就是银行的转账提醒。”
小溪告诉北青报记者,之后老人发现手机里近10万元的养老钱全没了,才发现自己被骗。第二天小溪带着老人去银行打流水,看到自己10万元的存款被分成了十余笔转至不同账户。
“后来我们报警了,但民警说这些钱都被‘打碎’转走,可能追不回来了。”小溪说,孩子平日不怎么玩儿游戏,也不知道支付密码,这次骗子不仅骗走了钱,还把孩子吓着了,“但我们没责怪孩子,孩子的爷爷说毕竟他也被骗了,不能全怪孩子。”她说,不过经过这件事,孩子也明白了不要贪图小便宜的道理。
骗子“兼职”游戏主播吸引未成年人 靠拉群、利诱、套话寻找目标
与王女士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山东潍坊的李女士。事情就发生在4月13日,她放假在家休息,准备下楼洗衣服,留孩子在家写作业。没一会儿,女儿霖霖就找她要手机。
“我中途一上楼,就听见孩子在和谁通话,说什么支付宝、充值、免费之类的话。”李女士一下子警觉起来,拿起手机录视频。她说,刚一进去,孩子发现了自己,还弱弱地问一句“真的吗?”对方回应“真的”。
李女士仔细一看,发现孩子已经下载过了云闪付并进入了支付界面,当即质问对方身份,结果被瞬间挂断电话并拉黑。
“我家孩子平时玩儿游戏我都有所控制,更多时候就刷刷短视频,我一直教她反诈知识,谈到转钱之类的千万别信,都是诈骗,也常给她看反诈的视频,可孩子对于很多事儿分辨不出真假。”李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霖霖说,同学们平时都会一起玩儿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游戏,她也想试试。此外,她还在各类短视频平台,关注了许多该游戏博主,“那天给我打电话的,就是其中一名博主。”
李女士发现,前一天时,孩子用抖音加入了一个手机游戏的群聊,群主在群里发送了“粉丝福利”、“免费领绝版皮肤”的信息,并称“想要的粉丝留下联系方式和年龄”,之后就有粉丝留言汇报年龄,霖霖就在其中。
霖霖说,她留下信息不久,就有一个自称“蛋蛋客服”的人添加好友,声称粉丝福利,可以领取免费皮肤,并教她下载各种软件,“我也不知道软件是干什么的,就说想领皮肤就要下载。”她说。
李女士说,她发现对方已经指挥孩子下载了云闪付,并欲将钱转入支付宝当中。而就在对方被李女士发现后,这位“主播”的账号很快就被注销。
“起诉你的父母坐牢!”孩子被吓得深夜反锁房门配合骗子操作
福建的陈先生最近也因为孩子被骗时将奶奶治病钱转走,十分郁闷。
他说,4月12日晚上11点多,他发现手机不见了,寻找期间听到孩子房间里总有人在说话,而后发现孩子房门反锁。于是他强行开门,发现女儿蒙在被窝里,拿着自己的手机操作着什么。
陈先生将手机夺过后,一起通话当即挂断,自己手机里的存款不见踪影。“当时孩子吓坏了,说不想我们(父母)坐牢,我就知道被骗了。”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晚自己跑去派出所报案,当着警察的面,手机还在不断通过云闪付、微信、手机银行等软件往外转钱,民警告知他尽快锁卡。
“我锁卡后过了一夜,第二天想解锁看看,结果又被划走了几笔。”陈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等孩子冷静下来后,他慢慢询问,才知道对方如何实施的诈骗。
他说,孩子平时玩游戏,关注了不少主播,进入粉丝群之后,群主就会一直发送“免费皮肤福利”的消息,并通过回复得到了孩子的QQ号。
从聊天记录中,孩子起初还很警觉,称“我还是未成年,你不要骗我”,而怎料激起了对方的兴趣,“我不会骗你的,是福利”,然后询问了孩子的游戏账号和想要的皮肤。
过了没一会儿,对方发来一张截图,显示“陌生好友赠送认证异常”,还写着“因未成年人领取福利导致系统被冻结6万元。”
在这份奇怪的“官方提示”中写着:“你现在需要立马配合我解除限制,不然我们就起诉你父母坐牢!解除完限制会给你赠送皮肤福利!!!”
“这种图一看就是对方PS的,可孩子不能分辨啊,当时就害怕了。”陈先生说,紧接着孩子寻求群主帮助,一人添加了孩子QQ,称来帮忙解除限制的,还连续打来了多条语音通话。他说,孩子当时吓坏了,本来没有接的,但对方一直在吓唬、威胁,让她找到父母的手机进行操作,期间泄露了验证码、支付密码。
游戏公司称与权威部门合作不断开展反诈宣传 但利用其他平台进行诈骗的难以监控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浙江温州市反诈中心、徐州网警、南京网警都发布了多条关于不法分子利用游戏向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案例,无锡警方更是在官网中公布4起相关案例,被利用的未成年人从8岁到14岁不等,且诈骗方式与上述几位家长遭遇高度相似。
北青报记者针对上述问题咨询了蛋仔派对游戏官方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确实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实施诈骗,有些冒充官方客服,有些虚构免费领取皮肤活动等等。
“游戏官方绝对不会去向用户索要个人信息或者转账等行为,更不会随意添加用户为好友,同时游戏内也是禁玩家将昵称改为某某客服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止更多孩子被骗,官方也在游戏活动界面、充值界面里都设置了反诈提醒及反诈知识宣传内容。包括在游戏官网中,还与多地网信办、网警、反诈中心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反诈宣传视频,并定期向用户推送,希望以此减少未成年人用户被骗情况。
工作人员表示,不仅是线上,公司还与不少权威部门针对未成年人反诈科普工作展开了积极的合作,开展线下反诈宣传,为未成年人玩家定制反诈宣传方案。借助蛋仔IP的卡通形象,用漫画的内容形式在线下印制反诈宣传单,除此之外,还面向未成年玩家提供了反诈主题地图游玩等诸多活动,真正打造了线上线下反诈科普知识传播闭环。
“但因为很多不法分子通过游戏外其他方式与未成年人玩家取得联系并实施诈骗的,我们确实不太容易发现和阻拦。”工作人员表示,官方能做的只能是开通相关举报渠道,对相关游戏账户进行封号处理。
民警:家长别让孩子知道密码也别设置免密支付 要时刻关注孩子上网情况及异常举动
北青报记者也从多位遭遇诈骗孩子家长处了解到,一些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码,有些孩子玩儿游戏的频次也不高,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不明白为什么会被骗子成功诈骗。
对此,北京朝阳反诈中心民警作出揭秘,不法分子通常指挥未成年人将钱转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在逃避打击的同时,混淆、降低孩子的防范心理。另外,市面上大多数软件支持本机验证、指纹等多种登录方式,骗子会利用此便捷设置进行远程“遥控”转账等操作。同时,不法分子在让孩子操作家长手机时,下载远程操作功能的软件或木马病毒,实现远程窥屏、操作等步骤,待家长松懈时,将家长手机内钱包掏空。
“不管是哪款游戏,只要骗子发现玩的孩子多,就会被盯上。”民警表示,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孩子使用爷爷奶奶手机时被骗。老人对孩子宠溺的情况居多,大部分又不太懂得网上支付等新鲜事物,即便被发现,也能通过其他话术实施诈骗。
“孩子们涉世未深、阅历不足,而网络空间纷繁复杂。骗子为了行骗,更是巧舌如簧,花样百出,孩子们本就很容易上当。所以,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平时的上网情况。”民警提示,家长要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不要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密码告诉未成年人,更不要轻易在手机上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孩子被不法分子引诱受骗,造成资金流失。
朝阳反诈民警提示,平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任何人要求其进行转账,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将相关案例讲给孩子听,提高他们的警惕。也要时刻关注孩子上网情况,特别是使用手机的情况,经常查看手机上是否有来路不明的APP,发现后要及时卸载。
民警表示,有些骗子会通过不同的话术骗取孩子信任,所以家长也要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如:背着家长偷偷操作手机、带着手机长时间躲在房间等。在家人手机中安装国家反诈APP,经常查看防诈防骗知识,识别手机中的非法APP、可疑账号等信息,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冻结相关账户并拨打96110报警,尽量减少损失。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