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性极强的新型毒品长什么样?烟雾环境如何逃生?醉驾时有多危险?4月15日,第九个国家安全日,第六届安全文化节开幕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现场“校地警”三方联动,包括烟热环境模拟逃生体验、消防装备展示及体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禁毒教育展示宣传、触电预防及体验等多项体验活动为学院路街道6所高校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北京各高校成立专业研究机构,组建师生宣讲团,精心组织网上线下主题展、原创作品征集、宣讲成果展示和专题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以具体行动落实国家安全宣教要求,以生动实践纪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
警犬助阵安全教育 第六届安全文化节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
据悉,学院路地区“校地警”联盟(下称“联盟”)成立于2015年,是北京市海淀区创设的平安建设新模式。学院路街道通过建立“校地警”联盟,形成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6所院校在治安管理上的资源共享、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建“平安校园”。
如今,由联盟主办的安全文化节已经走到了第六届,今年的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在学校篮球场上,公安、消防、急救等各类安全教育展台前都有不少同学观看体验,并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安全知识。
“这种看起来和普通茶叶没什么区别,但它并不是‘茶’,而是一种叫恰特草的毒品。”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工作人员指着名为阿拉伯茶的饮品向同学们介绍。这次校园安全文化节,他们带来了48种各类新型毒品模型,有外观如糖果、果冻,还有藏在气球内的笑气,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潜藏着巨大的危害。“希望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毒品安全知识,永远不能尝试第一口毒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免受毒品危害。”
“没想到看似五彩斑斓的糖果其实是害人不浅的毒品!”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北京语言大学研二学生李一丹说。她表示,今天学到的知识对大学生而言非常有帮助,告诫大家今后外出一定好选好场合并多观察身边人的状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而在消防装备及展示体验区,海淀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正在介绍各类消防救援工具。“我们每次出警都要穿戴至少70斤的服装装备,并且必须在一分内完成穿戴。和影视剧里不同,火灾现场烟雾很大,消防员是看不见的,所以日常训练时我们会反戴头套模拟黑暗的环境,以适应火灾现场。”一位指战员告诉北青报记者。
要说现场人气最高的,非警犬“丹尼”和“十一”莫属了。一到现场,它们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两个小家伙也非常亲人,很快就和现场同学“打”成一片。别看长相如此呆萌,其实它们都是搜爆犬,常常出入险境执行任务,是不折不扣的小英雄。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张洋告诉北青报记者,活动现场邀请了特警、消防、禁毒、反诈等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安全宣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增进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学生首先要守护国家安全,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安全,认识到自己才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张洋说。
成立市级研究机构 北京高校多措并举践行国家安全观
除了学院路地区校地协同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宣教工作。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北京各高校成立专业研究机构,组建师生宣讲团,精心组织网上线下主题展、原创作品征集、宣讲成果展示和专题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以具体行动落实国家安全宣教要求,以生动实践纪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
今年4月13日,北京成立了市级研究机构——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究高地、宣传教育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依托首都师范大学科研基础和优势资源,围绕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和前沿领域前瞻布局,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在科学研究、资政建言、安全教育等方面为首都持久安全提供创新方案、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这也标志着北京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增强、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
此外,各高校举办的安全教育活动更贴心学生生活,沉浸式项目受大学生的青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创作校园反间防谍剧本杀,学习了解身边可能出现的国家安全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子踊跃报名参加“心系国安健体魄 强国有我好青年”国家安全教育健康跑活动,突出国家安全知识抢答、军旅歌曲传唱等环节,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和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国家安全日的宣教形式也进一步丰富,师生体验感和参与度更高。各校坚持线上两微一端宣传、线下开讲座、播短片、发手册、贴海报等方式,同时增设实操项目,关注师生体验感、注重培训效果,让师生在学习中“动起来”、让项目在开展中“活起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学校设立模拟灭火、消防安全逃生体验、VR交通虚拟体验等互动体验项目。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开展消防自救、防暴处突等实操技能培训演练。北京舞蹈学院学生编排音乐剧,以扎实的功底和新颖的表现形式,传递身边的国家安全知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