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卵巢”
近日,微博话题#女性的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卵巢#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信以为真,纷纷表示:“终于为小肚子找到存在的意义了!”“有被安慰到!”
流言分析
这个说法不严谨。
1.子宫和卵巢主要靠骨盆保护,靠韧带固定,脂肪没有包裹着子宫卵巢,所起的保护作用也很小;
2.脂肪太少、太多都不好,保持适中是关键。
图片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真相:小肚子保护不到子宫和卵巢
人体躯干内的空间按上、中、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胸腔、腹腔和盆腔。胸腔由肋骨保护着心肺;腹腔内有胃、肠、肝、胆等多个参与消化的器官,骨骼对它的限制少,什么时候想多吃点都方便;腹腔下方是骨盆,骨盆里的空间称为盆腔,子宫、卵巢、膀胱、直肠都在里面。
图片来自wiki
顺着肚脐眼一路往下可以摸到骨盆在身体前方的边界,叫做耻骨联合,这是区分腹部和会阴部的一个标志点。当我们谈及“小肚子”时,指的一般是肚脐到耻骨联合之间的区域,这时,问题就来了。
子宫和卵巢位于盆腔内,基本上不会超出耻骨联合的平面,我们进行妇科检查时,也往往需要特地将子宫向上托举,才能从腹部触及正常子宫的顶部。小肚子后面压根不是子宫和卵巢,它又如何对子宫和卵巢提供保护呢?所以不要指望靠小肚子来保护子宫和卵巢了。
真正保护者:骨盆和韧带
就像头骨之于大脑、肋骨之于心肺一样,骨盆为子宫和卵巢提供了坚实的保护,但除此之外,韧带的固定作用也功不可没。
盆腔里的子宫和卵巢并非像锅碗瓢盆那样码放在橱柜里,它们都有各自的韧带确保它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子宫有四组韧带,有的从下方固定住子宫,防止它从阴道脱垂下去;有的从两侧维持子宫在正中的位置,不会左右扭转;有的则维持子宫向前倾斜和向前弯曲的形态。两侧的卵巢也各有两条韧带,一条连接骨盆,一条连接子宫,确保卵巢总是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
有了骨盆的保护,子宫和卵巢这两个重要的器官轻易不会受到外力的冲击;有了韧带的固定,子宫和卵巢也不会在翻身、跳跃等大幅活动时随意扭转或者滚作一团,自己和自己互相伤害。所以说,骨盆和韧带才是子宫和卵巢真正的保护者。
脂肪起到的作用
热搜话题中还提到:“子宫、卵巢、输卵管,被柔软的腹部脂肪紧紧包裹着”,这句话或许让一些朋友仍然心存期待:或许脂肪多少还是有点保护作用的?我们快递运送易碎品时,常常在周围填充泡沫用来减震,脂肪是不是也能这样保护子宫和卵巢呢?
答案依然是:很遗憾,并没有。
如果你仔细看下面的图片,就会发现其实子宫和卵巢周围都很干净,并没有脂肪“紧紧包裹”。妇科医生们做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手术时,也从来没有包裹着它们的脂肪需要揭开。图中标注“脂肪”的黄色组织是肠系膜或者大网膜的脂肪,它们有保温功能,对于胃肠有缓冲、减震和保护作用,还参与一些免疫、代谢过程,对于胃肠很重要,却并不直接保护子宫和卵巢。
而回到本文主题,“小肚子”的产生主要由于下腹部皮下脂肪的累积,大网膜和肠系膜的脂肪属于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之间隔着多层肌肉和筋膜,其实是两回事。内脏脂肪本身就没有直接保护子宫和卵巢,以此论证皮下脂肪有保护作用就更没有说服力了。
不过,脂肪对于子宫和卵巢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人体需要适量的脂肪维持多种生理功能,脂肪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
低体重会增加感染风险,这意味着太瘦的人更容易感冒、流感或被其他病原体侵袭,体脂率过低还会导致下丘脑性闭经,影响雌激素水平,进而导致骨量流失及其他低雌激素相关的问题。
脂肪过多的危害就不用多说了,单就女性生殖系统健康而言,体脂过多可影响排卵和月经周期,还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体脂过多还会影响盆底功能,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来说,肥胖也是受孕和孕期健康的不利因素。
所以,太瘦和太胖都不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18~64 岁)的BMI(计算方法和单位:体重 kg÷身高 m 的平方)保持在 18.5~23.9kg/m2,65 岁以上老年人的 BMI 应该略高,为 20~26.9kg/m2。只要体脂在合适范围内,有一点小肚子也不用焦虑,健康本身就是美丽的!至于子宫和卵巢,它们有骨盆和韧带保护,就不要对小肚子寄予太多的期待啦!
照“谣”镜:
健康、身材等问题素来备受大家关注, 一些想“博眼球”来获取流量或者不明所以的人往往利用的就是大众这种焦虑心理,散布着各种相关谣言,这些谣言看似有理有据,但盲信却会伤害我们的健康,希望大家注意辨别,理性看待。
参考文献
[1] Dobner J, Kaser S.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 from underweight to obesity.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8;24(1):24-28. doi:10.1016/j.cmi.2017.02.013
[2] Lambrinoudaki I, Papadimitriou D. Pathophysiology of bone loss in the female athlete. Ann N Y Acad Sci. 2010;1205:45-50. doi:10.1111/j.1749-6632.2010.05681.x
[3] Broughton DE, Moley KH. Obesity and female infertility: potential mediators of obesity's impact. Fertil Steril. 2017;107(4):840-847. doi:10.1016/j.fertnstert.2017.01.017
[4] Pantelis A, Machairiotis N, Lapatsanis DP. The Formidable yet Unresolved Interplay between Endometriosis and Obesity.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21;2021:6653677. Published 2021 Apr 20. doi:10.1155/2021/6653677
[5] Pavone D, Clemenza S, Sorbi F, Fambrini M, Petraglia F.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Uterine Fibroids.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8;46:3-11. doi:10.1016/j.bpobgyn.2017.09.004
[6] de Azevedo JM, de Azevedo LM, Freitas F, Wender MC. Endometrial polyps: when to resect?. Arch Gynecol Obstet. 2016;293(3):639-643. doi:10.1007/s00404-015-3854-3
[7] Crosbie EJ, Kitson SJ, McAlpine JN, Mukhopadhyay A, Powell ME, Singh N. Endometrial cancer. Lancet. 2022;399(10333):1412-1428. doi:10.1016/S0140-6736(22)00323-3
[8] Park J, Morley TS, Kim M, Clegg DJ, Scherer PE. Obesity and cancer--mechanisms underlying tumour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Nat Rev Endocrinol. 2014;10(8):455-465. doi:10.1038/nrendo.2014.94
[9] Chilaka C, Toozs-Hobson P, Chilaka V.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nd obesity.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23;90:102389. doi:10.1016/j.bpobgyn.2023.102389
作者丨飞刀断雨 医生
审核丨兰义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文并图来源: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