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已经能够蹲卧、前进甚至跳舞;通过手中遥控器,人形机器人就可以执行搬运动作;健康养老柔性机器人在医疗等场景完成多种拟人化动作……这些身上布满芯片和传感器的机器人,对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模仿已经更加逼真,显示出在更多应用场景投石问路的趋向。
4月9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在北京举行。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高速发展的关键元年,本届峰会可谓上演了一场“机器人总动员”,是观察这种预期的一个重要窗口。
证券时报记者现场探营发现,人形机器人整个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形成,不过如何实现“身体”与“脑子”并进,以及如何通过规模化量产做低价格、扩围应用场景等,依然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地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政策仍在加码,产业和政策暖风之下,业内开始更多关注产业玩家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进阶。
为何突然爆火?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诞生了50年却长时间被认为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潜质的事物,长期蛰伏过后,2024年商业化元年预期使其热度爆棚。
“早稻田等机构很早就有人形机器人,但长期没有被市场感知。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AI)、传感器技术和算力等产业的发展,此前诸多不可能已经变成了可能。”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表示。
今年3月,Figure AI一段Figure 01人形机器人视频刷屏。视频中,机器人根据人类的口头指令执行了一系列简单的抓取和放置动作,例如将苹果递给人类、将塑料袋放入篮子,以及将杯子和盘子放置在沥水架上。整个交互过程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话十分流畅,尽管在反应速度方面与真人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得到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在峰会现场看到,宇树科技已推出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这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同时具有360度深度感知能力。A股公司景兴纸业对这家公司有参股。
丁汉认为,模拟人思维决策过程的“大脑”、模仿生物复杂运动控制的“小脑”、机器人刚柔耦合灵巧的“机械肢”,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现在灵巧类公司正在雨后春笋般出现,未来都需要找到更匹配的场景。”
从记者对大会现场多位业内人士的采访来看,普遍观点是,人形机器人最早突破的场景在于工业。在服务家庭、服务业应用等方面,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小米人形机器人“铁大”,已经开始筹备应用到小米自己的智能制造工厂中。小米方面曾对媒体表示,未来的智能制造体系中,70%的工作由自动化设备来完成;20%应当由仿真机器人来完成,核心目的是实现柔性制造与跨系统的协同,主要覆盖度、复杂度高,柔性场景的需求的场景;剩下的10%需要人来完成。
丁汉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更多场景有“重大需求”的可能。比如,在航空领域,C919已经进入交付阶段,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在未来就存在很大空间;再比如航海领域,大型船体的应用,也可以突破产能瓶颈;而轨道交通领域,也可以解决质量不稳定、健康风险大、招工难等问题。
身体跟不上脑子?
“制造业未来的趋势使人机共融,包括三个层次,人机空间共享、人机技能迁移、人机混合智能。后两个层次将突破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未来制造还可以上天入海,可以适应超大尺寸和狭小空间,机器人系统需要具备更强灵活性。” 丁汉表示。
智能化是人形机器人走向商业化元年的核心支撑。不过在峰会现场,有被访者认为,应该防止人形机器人产业“身体跟不上脑子”的可能。
某创业企业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个人经验来看,人形机器人的身体发展速度或跟不上脑子了。他的意思是,按照当前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已经非常接近具身智能实用的边界了。“硬件方面的发展,需要提速。”
这在资本市场可以找到折射。今年3月以来,多家拥有精密减速器业务的A股公司资本运作“提速”,通过分拆、定增、投资设立子公司等多元方式,加码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细分业务品类。
丁汉直言,人形机器人需要更多技术交叉融合。“人形机器人距离场景应用还有距离,仍需要大量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核心技术包括本体智能、空间智能、通用智能。在硬件系统方面,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部分重合,整体产业链仍不成熟。
他举例说,“灵巧手”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距离作出类似《天下无贼》电影里面的生鸡蛋剥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玩家变阵
“国外企业开始计划将人形机器人推向市场;国内少数领先公司开始工厂实训、计划量产。”这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友军对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发展阶段的观察。
国外巨头对人形机器人的入局,不断出现新剧情。苹果放弃造车后,日前传出发力家用机器人项目的消息,苹果的硬件工程部门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小组正在监督家用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按照产业逻辑,由造车转向机器人的做法,在汽车项目中所研发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都将有可能被重新应用于这些家用机器人身上。就像特斯拉一样,这不仅避免了技术的浪费,还能加速机器人的开发进程。
国内新玩家也不断涌现,科技企业人形机器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这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除了工信部之外,地方政府对于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的扶持,仍处于持续加码通道。
“海淀区还将择机出台更多扶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峰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唐超透露。她认为,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的结合,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海淀区在具身智能方面具有多项优势,是产品迭代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海淀区有21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企业方面涵盖了芯片、框架、数据、大模型全链条。区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经超过10家,占到北京总数的一半以上。”
实际上,2023年以来,工信部、北京市、上海市等都在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其中,北京设立了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上海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深圳则是借助《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已经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来自国内机器人产学研界的头部力量去年开始在北京亦庄集结,成立了国内首家瞄准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肩负起攻克五大共性难题的任务。如今,人形机器人通用本体原型机自主研发已初具成果。北京创新中心成立后,优必选、小米、京城机电等优势企业和实验室、区域创新中心等各种资源聚在一起,各家团队“抱”走各自的任务。
呼吁协同
产业热浪之下,由于我国人形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在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等方面,产业还存在共性关键技术有待提升、产品成本高限制商业化应用推广、商业化落地场景缺乏阻碍产业化进程等问题。
科技部专业技术二级专家刘进长最近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他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新赛道,未来发展重点应该包括三个方向,包括具身智能、核心部件、应用场景落地等,而对于发展建议,他认为,应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多元化、创新中心优化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核心部件创新跃升、具身智能赋能场景落地发展、健全标准规范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现在多地都在建设创新中心,这些创新中心应该协同发展,不能各做各的,开源应该成为这种协同开放的重要抓手。”刘进长表示。
越来越多的业内平台已经关注到协同和生态的重要性。如今,北京亦庄已经汇集110家机器人企业,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明年机器人产业预计将达到百亿元规模。而为了应对北京在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方面的短板,这里还在筹办机器人精加工中心,同时通过投用机器人产业园、设立百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等方式,不断完善产业生态。
丁汉表示,政府引导、企业探索、全产业链协同、高校研发投入、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只有这样的全产业链协同,才能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