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量有多重?10克的造血干细胞分量很轻,但承诺的重量重于千金!在近日颁奖的第七届“感动北航”榜样人物和群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在弱冠之年就作出了承诺: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且在被“选中”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兑现承诺: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红字会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工作19年以来,已经先后有12名同学挑起责任的重担,用热血交换另一个生命重生的机会。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他们中的四人后发现,这个群体的年轻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大多有体育运动的习惯,比如都在学业或科研过程中表现自律,比如在面对挑战时选择坚持……
汪喻坤捐献造血干细胞期间,北航、北京市红十字会、花园路街道的领导和同学们看望他
——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指健康供者通过技术手段把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然后输注到病人体内,帮助病人重新建立造血和免疫系统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5种致死性疾病。而本文中这些捐献成功的年轻人,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登记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采5毫升静脉血入资料库-与某有需要的病人恰好匹配成功-体检并再次做高分辨匹配成功-住院注射4天动员剂后采集造血干细胞。
每个人的捐献过程都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还是在自己考试、择业的关键时期,他们都被“选中”(即与病人匹配成功)的时候都义无反顾。汪喻坤捐献了两次。当时他是沈元学院的大四本科生,正在准备考研。第一次捐献之后他被告知受捐者体重较大,而汪喻坤的白细胞数量不太够,需要再捐一次,他的回答是:“明天再来呗,没事儿。”
张权也捐了两次。2022年1月捐献时他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当年9月他刚开始读博,又被通知病人造血功能恢复得不好,需要再捐一次淋巴细胞,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位仁磊直到确定要捐献的前一天才告诉父母,而张权的父母至今不知道他捐献了第二次。“父母们有的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我们今后的健康有影响,有的不理解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的双盲原则(即双方互相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给他们好好科普之后通常都是理解和支持的。空间与环境学院2021级研究生晏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比较少见的女生,接到自己被“选中”的通知后,她的父亲陪着她一起看文献材料、去红字会咨询,深入了解后给予了全力支持。
四位同学都对北青报记者提到了“幸运”这个词。“因为配型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感觉自己好像是天选之人,更何况可以救人一命。共产党员就应该这样,尤其是年轻人,就应该我上。”张权说。
张权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校内保障组以及看台引导志愿者
——要做就不能中途放弃
北青报记者发现,这四名同学有一些共同点:捐献的时候都是学生党员,如今都在读博士研究生,都有体育运动的习惯,都热衷于公益事业……
汪喻坤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马术仿真赛一等奖、两项冯如杯科技竞赛三等奖、冯如杯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奖项;他的志愿时长达到400小时,还曾担任学生助教,帮助老师批改作业与试卷,线上线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平日里热心为学弟学妹提供同辈辅导,给予了很多学习与生活上的建议。张权研究生期间成绩优异,参与国家“两机”重大专项的相关研究,发表EI论文一篇,综合成绩热能工程系内排名2/36,获得了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还是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和院级“标兵党支部书记”;他目前累计自愿献血7次,总计1600ml,临时接到血站电话紧缺对应血型的血小板时他也会积极去献血,并且通过线上平台每月定期捐款,为贫困地区儿童捐助“爱心午餐”或是救助残障儿童;他还是北航乒乓球校队的一员,曾取得校级比赛冠军。晏丽正在地球内磁层超低频波研究方向攻读博士,在老师同学眼中,她是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和练过4年空手道的女孩子。
荣誉加身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挑战和磨难。位仁磊硕士期间参与了北航-米兰理工双学位项目并以优异成绩保研,他是博士2103党支部副书记,是学院足球队的主力球员,是志愿服务时长达到700余小时的积极志愿者,也是一名立志投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正面临论文开题挑战的博三研究生。“目前初步确定要做压力伺服阀的研究。”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会感觉找不到具体的研究方向,感觉自己要做的东西可能别人做过,担心出不了好成果,肯定会焦虑。“导师鼓励我们先从简单的部分开始,一点点的去寻找问题并考虑去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去做。就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给我的影响,要负起责任来,要做就不能中途放弃。”他说。
位仁磊(中)与实验室同学合影
——让爱心传承下去
北航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在第七届“感动北航”榜样人物和群体颁奖典礼上说,感动北航,“感动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在北航,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爱心接力已经持续了19年。自2005年本科生周宇成为北航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9年来,北航已经有12名同学完成生命的接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如此高的捐献率,得益于高效的组织工作,更得益于志愿精神的传承。
据北航校红字会秘书长徐志华介绍,北航每年会固定组织8次校园献血:学院路、沙河两校区每学期各2次。每次校红字会的同学们会在现场组织成分献血、造血干细胞入库的相关知识宣传。此外,学校很多相关部门都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比如三好学生等荣誉评选给予倾斜、为捐献学生提供营养补助、校网信办支持在校内各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和信息、体育部给献血同学提供一定运动减免、团委给予一定志愿时长……最重要的是,北航的校园文化长期强调志愿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所以每次义务献血现场都有20-50名同学签约(造血干细胞)入库,而且从来没人问过福利的问题。
四名同学都加入了“北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微信大群,现在已经超过600人建二群了。群里的年轻人有很多共同话题:跑马拉松、找工作、相亲……说得最多的是献血和公益,比如每到年底北京易出现“血荒”,群里喊一声就有人响应去献血。大家也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宣传造血干细胞入库及捐献。比如晏丽,自己成功捐献后就更加积极都投身到相关公益宣传中去,到其他高校、到社会宣讲。“公众对这方面普遍还缺乏了解,有恐惧心理,我‘以身试法’过了,以亲身体验去宣讲更有说服力。”
四名同学还叮嘱北青报记者:新闻稿中要强调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人体不造成风险和伤害。“我们亲身体验过了,可以证明。倒是对方,那位素不相识的受捐病人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险的人。讲出我们的故事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想带动更多人参与,让爱心传承下去。”
晏丽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后
供图/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