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戏剧光影——老舍剧场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放映”活动,3月16日晚在老舍剧场启幕。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的高清影像作品《简爱》和《呼啸山庄》,拉开了自今年3月起,每月在老舍剧场一次两场连映的序幕,这也是继“佳作有约”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双周影院”公益观摩放映活动之后,老舍剧场向公众呈现的第三个品牌项目。
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国范围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放映场馆和场次最多的城市,北京云集着国内外相关领域深度从业者与各类舞台艺术影像佳作。因此在老舍剧场开展“戏剧光影”活动,以成系统、专业化、高水准的高清舞台艺术影像佳作面向首都艺术工作者和广大观众,意义非凡。而“戏剧光影”品牌的创建,不仅是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丰富首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之举,更将进一步促进首都乃至全国舞台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保存与推广。
放映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院研究所所长、北京剧协副主席宋宝珍,国家话剧院制作人李东,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朱凝,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以及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李琮洲等专家学者,围绕高清舞台艺术影像的概念及引进中国的缘起,舞台艺术数字化与戏剧艺术传播等内容,展开对谈。
据悉,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是近二十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一种表现和传播舞台艺术的新形式,主要是在剧场演出现场采用多机位取景摄制,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剧院、影院进行高清直播或录播放映,使更多观众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放映活动旨在展现当今世界范围内舞台艺术内容数字化、影像化展示与传播最新成果,助力推动高品质艺术资源惠及观众。
从2015年6月18日第一次在北京放映到今天,高清放映在中国已将近9年,当初引进中国的缘起与那部《战马》无不关系,将高清放映引入中国的李东介绍说,“2013年我们去和英国国家剧院谈《战马》的引进,那时获得了一个便利条件,就是英国国家剧院将所有部门打开,来回答你的问题,于是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高清影像部。那时我对这个部门的理解是剧院的影像录制部,将剧院的作品进行录制做资料存储。但后来听那个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我们才获取了几个关键词:高清、舞台、影像、放映,其中高清是技术标准,影像是载体,至于传播,其实在英国是这样的,比如此刻首都剧场上演的剧目开演时间是7:30,那么在国内的影院内,同一时间,观众可以看到这部剧的现场直播。但因为和英国有时差等问题,我们只能以拷贝的形式进行放映,只要符合银幕放映和还音条件,观众就能最大限度感受到在现场的观看效果。”
在李东看来,“这种方式其实解决了几个问题,比如现场演出是一个消失的艺术,就存在档期问题,你去了,戏可能已经演完了,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同步看到国外的舞台剧作品。而为了解决戏剧艺术现场感的问题,高清放映在拍摄的时候是影像拍摄团队和戏剧创作团队之间的一次深度融合,绝不仅仅是在剧场内架三台摄像机,现场导演一切换那么简单,甚至现场演出的灯光都是重新调过的,为了解决现场感和多视点的问题,拍摄的工艺流程其实是很复杂的。”
李东曾经在英国的电影院中看过高清放映的现场直播,“结束后,所有观众像在剧场一样起立鼓掌,即便是看影像,依然有很强的现场感。”至于高清放映对现场演出是否会有影响,李东说,“其实并没有,很多观众是看了高清放映之后又回到剧场去看戏。对于剧院而言,也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入,一出戏可能已经停演了,但高清影像却可以一直上线。”
因此2013年在英国接触到高清放映后,李东便认定这种方式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应用。据9年来一直从事高清放映引进的李琮洲介绍,“目前高清放映已经拓展到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69座城市的200多家影院和剧场,观众达到了80万人次。在拓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像老舍剧场这样专业的分享方式,也有户外放映,甚至戏剧节和院校放映,希望通过更多的方式把优质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未来,老舍剧场“戏剧光影”的放映还将邀请戏剧艺术家、评论家及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剧目导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贺梦禹